[发明专利]一种单剂量智能核对片剂分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2652.8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9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虎;纪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看见未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剂量 智能 核对 片剂 包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剂量智能核对片剂分包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多个向外抽拉的抽拉柜架,所述抽拉柜架上设有多个储药盒,所述储药盒内设有单药出药机构,所述柜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抽拉柜架上的单药出药机构配合的出药通管,所述出药通管的底部设有接药漏斗,所述柜体在位于接药漏斗的出药端设有接药核对机构;所述柜体的内部固定朝向药巢的视觉核对相机,所述出药口的下方设有包装进料漏斗,所述柜体上设有药物装袋机构,所述柜体内设有包装纸放卷机构和信息打印机构。本发明能够对单剂量智能片剂分包机派发的药物进行及时的核对,并进行实物拍照存档,保证安全用药的前提下,做到了已发药品可追溯,快速发药。有效避免了误发药物造成医疗事故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剂量智能核对片剂分包机。
背景技术
在医院传统住院药房工作模式是,早上医生查房,开电子处方,接收到处方后,大部分医院,药师需要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前完成所有摆药工作,所摆药品均为裸片,药师需要根据患者处方,识别药品,摆放单剂量口服药品,完全依赖手工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常常有上百种药品排列在药架或拆包后存放在抽屉里,分包药品全凭药师眼看、手拿、脑子记,动作单调。要求药师注意力高度集中,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差错,高强度工作量非常容易出错,而且有时,同一种药品换了厂家,药品也差不多。药师就很难分辨。工作效率以及准确度无法保证,所发药品无法做到可追溯,很难做到安全用药,而现有的单剂量智能片剂分包机,由于没有对药物进行核对,常常以为机器缺陷容易出现误发药,且不能对误发药物现象进行及时知晓。容易引发医疗事故,同时也不能拍照进行药物食实物照进行存档。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单剂量智能核对片剂分包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单剂量智能核对片剂分包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多个向外抽拉的抽拉柜架,所述抽拉柜架上设有多个储药盒,所述储药盒内设有单药出药机构,所述柜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抽拉柜架上的单药出药机构配合的出药通管,所述出药通管的底部设有接药漏斗,所述柜体在位于接药漏斗的出药端设有接药核对机构,所述接药核对机构包括设置在接药漏斗出料端下方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内设有多个药巢,在旋转盘转动时,药巢与接药漏斗的出料端对接;所述柜体的内部固定朝向药巢的 视觉核对相机,所述旋转盘的底部设有底面板,所述底面板上设有与药巢配合的出药口,所述出药口的下方设有包装进料漏斗,所述柜体上设有药物装袋机构,所述柜体内设有包装纸放卷机构和信息打印机构,
所述包装纸放卷机构对包装纸进行放卷,然后包装纸进入到信息打印机构内将药物信息以及药物使用者信息打印在包装纸上,然后进入到药物装袋机构内形成包装袋,其中包装进料漏斗内的药物则进入到药物装袋机构内进行成袋包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面板为白色的面板,所述药巢呈上下贯穿设置在旋转盘上,所述出药口的半径大与药巢的半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药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顶部为敞口的存药腔,所述存药腔为漏斗状,所述存药腔的底部设有出药管;所述单药出药机构设置在出药管的下方,所述单药出药机构包括设置在出药管的正下方的接药轨道,且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接药轨道相配合的送药口,所述接药轨道的前端部与送药口之间设有倾斜向下的导药斜坡,所述接药轨道的后端部设有与送药口正相对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端部设有嵌入在接药轨道内的推药块,所述出药管的底部与接药轨道之间设有供一片药片穿出的出料间歇,所述出药通管的侧壁上设有与送药口对应的进药口;所述存药腔的顶部设有密封盖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药腔内设有药物调资机构,所述药物调资机构包括经定位架固定在存药腔内的调资块,所述调资块与存药腔的内壁之间设有仅供一片药片平躺穿过的调资间隙,且所述调资块的内部安装有出料震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药盒内设有药量监测机构,所述药量监测机构包括设置在盒体内的且朝向出药管的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出药管为透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看见未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看见未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