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监控电路及家用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2095.X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邓财科;周朗荣;刘子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智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使用寿命 监控 方法 电路 家用电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监控电路及家用电器。其中,监控电路包括:与用电负载电性串接的继电器;与继电器电性连接的过零信号检测电路;与继电器的控制端及过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的控制器,用于在t1时刻向继电器发出关闭控制信号并计时,确定过零信号检测电路输出信号的过零时刻t2以确定继电器的关闭延时T=t2‑t1,根据判断继电器的关闭延时T是否大于继电器的设计延时t0来对继电器的使用寿命进行监控,若关闭延时T大于设计延时t0时提示故障并停止工作,否则保持继续运行。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且监控准确,有利于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监控电路及具有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监控电路的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广泛使用在电烤炉、烤箱、电水壶等诸多家用电器中,利用继电器来控制各自用电负载,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在使用继电器的控制用电负载的过程中,当继电器的余量设计不当、使用环境恶劣或使用时间过长等因素的影响下,继电器的触点会严重老化,可能会出现继电器闭合后触点之间发现粘连,导致当开关信号停止后继电器依然无法断开的失效情形。当继电器失效时,导致用电负载无法得电工作或无法断电,存在产品被烧毁甚至起火等安全使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监控电路及具有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监控电路的家用电器,电路结构简单且监控准确,有利于提高继电器的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监控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确定继电器的设计延时t0;
步骤S2、在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时,由控制器于时刻t1向继电器发出关闭控制信号;
步骤S3、由与继电器电性连接的过零信号检测电路来检测继电器的输出,当控制器确定检测到过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的过零时刻t2;
步骤S4、控制器确定继电器的关闭延时T=t2-t1;
步骤S5、控制器判断继电器的关闭延时T是否大于继电器的设计延时t0,以对继电器的使用寿命进行监控;
步骤S6、若关闭延时T大于设计延时t0,则提示故障并停止工作;
步骤S7、若关闭延时T小于设计延时t0,则保持继续运行。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若步骤S3在时刻t1之后的预设时长内,控制器一直没有检测到过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出现过零信号而没法确定过零时刻t2,则直接转入步骤S6。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预设时长是设计延时t0的3-10倍。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设计延时t0是继电器出厂规格中允许的最大关闭延时或由设计人员按需确定所能够容许的最大关闭延时。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监控电路,包括:
与用电负载电性串接的继电器;
与继电器电性连接的过零信号检测电路;
与继电器的控制端及过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的控制器,用于在t1时刻向继电器发出关闭控制信号并计时,确定过零信号检测电路输出信号的过零时刻t2以确定继电器的关闭延时T=t2-t1,根据判断继电器的关闭延时T是否大于继电器的设计延时t0来对继电器的使用寿命进行监控,若关闭延时T大于设计延时t0时提示故障并停止工作,否则保持继续运行。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单片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单片机的其中一个控制端口与继电器的控制极电性连接,以由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继电器的接通或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小熊智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