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无壳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01338.8 | 申请日: | 2021-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4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音速智能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5/20;H02K9/06;H02K9/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顾晨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无壳电机,包括: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电机轴、散热风扇、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中端盖;第一定子和第一转子之间设置有第一气隙;第二定子和第二转子之间设置有第二气隙;第一端盖设有第一悬臂;第二端盖设有第二悬臂;中端盖设有中悬臂;第一悬臂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悬臂设有第二进气通道;中悬臂设有出气通道;在散热风扇转动时,一部分气流被驱动从第一进气通道进入一体式无壳电机的内部穿过第一气隙从出气通道排出,同时另一部分气流被驱动从第二进气通道进入一体式无壳电机的内部穿过第二气隙从出气通道排出。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较大的功率,可以实现有效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式无壳电机,尤其是适用于管道内部的一种一体式无壳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
根据定子和转子安装方式的不同,电机分为分体式电机和一体式电机。分体式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分别独立进行安装,而一体式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则首先组装成一个整体然后进行安装。
对于在管道内安装使用的电机,例如用于粉团破碎等场景的电机,受管道尺寸的限制,限制了电机的直径,功率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无壳电机,具有较大的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无壳电机,包括: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电机轴、散热风扇、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中端盖;
第一定子包括:第一定子铁芯和第一定子绕组;第二定子包括:第二定子铁芯和第二定子绕组;第一转子设有第一转子轴;第二转子设有第二转子轴;第一转子轴和第二转子轴均为空心轴;散热风扇包括:中心毂和设有多个扇叶的扇盘;
第一端盖与第一定子铁芯的顶面抵接;中端盖的顶面与第一定子铁芯的底面抵接;中端盖的底面与第二定子铁芯的顶面抵接;第二端盖与第二定子铁芯的底面抵接;第一端盖、第一定子铁芯、中端盖、第二定子铁芯和第二端盖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为一个整体;
第一转子轴、中心毂和第二转子轴套装至电机轴上与电机轴同轴转动;第一定子和第一转子之间设置有第一气隙;第二定子和第二转子之间设置有第二气隙;第一端盖设有用于安装一体式无壳电机的第一悬臂;第二端盖设有用于安装一体式无壳电机的第二悬臂;中端盖设有用于安装一体式无壳电机的中悬臂;第一悬臂设有第一进气通道;第二悬臂设有第二进气通道;中悬臂设有出气通道;
在散热风扇转动时,一部分气流被驱动从第一进气通道进入一体式无壳电机的内部穿过第一气隙从出气通道排出,同时另一部分气流被驱动从第二进气通道进入一体式无壳电机的内部穿过第二气隙从出气通道排出。
进一步地,第一转子轴和第二转子轴分别与中心毂的两端抵接。
进一步地,散热风扇为对称结构;多个扇叶对称设置于扇盘的两侧。
进一步地,散热风扇的直径大于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沿电机轴的轴线方向上,第一气隙和第二气隙的投影位于散热风扇上。
进一步地,电机轴通过轴承安装至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第一定子铁芯、中端盖和第二定子铁芯均形成供螺栓贯穿的通孔;第二端盖形成有与螺栓构成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第一端盖、第一定子铁芯、中端盖、第二定子铁芯和第二端盖通过三个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第一悬臂、第二悬臂和中悬臂位于电机轴的同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音速智能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超音速智能技术(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1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