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绝热的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01298.7 | 申请日: | 2021-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然;李丞宸;贺新;李智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K13/02;F01K17/02;F01K7/02;F01D17/14;F01D15/10;F01D15/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热 等温 压缩空气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绝热的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储气空间(21)、低压储气空间(22)、蓄热器及电加热装置(23)、再热器(24)、透平膨胀机(25)、多罐抽水压缩空气储能装置(27)、第二水泵(28)、水轮机(29)以及蓄水池(30);低压储气空间(22)和高压储气空间(21)通过两条管路相互连通,介质从低压储气空间(22)到高压储气空间(21)的管路上设置多罐抽水压缩空气储能装置(27),高压储气空间(21)依次连通再热器(24)和透平膨胀机(25),透平膨胀机(25)的出口连通低压储气空间(22);再热器(24)的加热介质进出口连通蓄热器及电加热装置(23)的出入口;低压储气空间(22)为水气共容空间,低压储气空间(22)、水轮机(29)、蓄水池(30)以及第二水泵(28)依次连通;水轮机(29)连接有水轮机发电机,透平膨胀机(25)连接有膨胀机发电机;蓄热器及电加热装置(23)的电能输入端连接风电系统或太阳能发电系统电能输出端;高压储气空间(21)出口至再热器(24)空气入口之间设置回热器(26),回热器(26)的加热介质入口连通透平膨胀机(25)的工质出口,回热器(26)的加热介质出口连通低压储气空间(22);高压储气空间(21)的空气经回热器(26)加热进入再热器(24);设置多条回热器(26)、再热器(24)以及透平膨胀机(25)连通的管路并联,设置多套多罐抽水压缩空气储能装置(27);多罐抽水压缩空气储能装置(27)包括至少三个水气共容罐、一台第一水泵(20)及若干阀门和管道;每个水气共容罐底部设有两个水路通道,所述两个水路通道中的一个水路连通第一水泵(20)进口,另一个水路连通第一水泵(20)的出口,水气共容罐底部出水口均设置阀门,第一水泵(20)的进出口均设置阀门;水气共容罐顶部设有两个气体通道,所述两个气体通道中一个与高压储气空间连通,另一个与低压储气空间连通,并且水气共容罐顶部出气口处均设置阀门,通往高压储气空间(21)和低压储气空间(22)管路上均设置阀门;所述高压储气空间和低压储气空间的总管道上均设置阀门,将高压储气管道和低压储气管道分为多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的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导叶和静叶可调的透平膨胀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的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压储气空间和低压储气空间均采用地埋管道,同一储气空间的多个地埋管道之间通过总管道连通,总管道连接高压储气空间和低压储气空间外部设备接口;每根地埋管道接总管道头部高于尾部,尾部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通向其安装基础面;地埋管道包括若干高压储气管道和若干低压储气管道,高压储气管道和低压储气管道间隔布置,高压储气空间(21)的体积小于低压储气空间(22)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的近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蓄热器及电加热装置(23)储存热量对空气进行再热,蓄热系统温度为150℃至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12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分布对抗的无监督深度领域适应方法
- 下一篇:一体式无壳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