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醛共聚改性的POM共聚树脂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0835.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辉;童大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搜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9/00 | 分类号: | C08L59/00;C08L23/28;C08L81/04;C08L23/34;C08L97/02;C08L71/00;C08L15/02;C08K13/06;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沈素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共聚 改性 pom 树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树脂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醛共聚改性的POM共聚树脂及其制备工艺。所述POM共聚树脂的组成包括聚甲醛树脂、共聚混合物、卤化橡胶、成核剂、硬脂酸钙、蓖麻油酸锌、木质纤维以及抗紫外线助剂;所述共聚混合物包括聚硫橡胶、氯磺化聚乙烯以及聚醚二醇的一种或以上;所述成核剂的组成包括硅藻土、氧化镁的混合物,所述抗紫外线助剂的组成包括2,4‑二羟基二苯甲酮、水杨酸‑4‑叔丁基苯酯、滑石粉的混合物,本发明的POM共聚树脂具有耐强酸强碱、结晶性增强、增强增韧、提高力学性能和热分解性能的优势,并且抗冲击性能、机械稳定性和韧性有所提高,适用于汽车零部件及其它汽车领域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醛共聚改性的POM共聚树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POM聚甲醛,学名为聚氧亚甲基,是分子主链中含有[-CH2O-]链节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为乳白色不透明结晶性线性热塑性树脂,聚甲醛树脂是一种没有侧链、高密度、高结晶性的线型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它是继尼龙之后发展的优良树脂品种,分子结构规整和结晶性使其物理机械性能十分优异,有金属塑料之称,按其分子链中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均聚甲醛和共聚甲醛两种,两者的重要区别是:均聚甲醛密度、结晶度、熔点都高,但热稳定性差,加工温度范围窄(约10℃),对酸碱稳定性略低;而共聚甲醛密度、结晶度、熔点、强度都较低,但热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加工温度范围宽(约50℃),对酸碱稳定性较好。
聚甲醛是一种表面光滑、有光泽的硬而致密的材料,淡黄或白色,薄壁部分呈半透明,燃烧特性为容易燃烧,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端呈黄色,下端呈兰色,发生熔融滴落现象,有强烈的刺激性甲醛味、鱼腥味。聚甲醛的力学、机械性能与铜、锌极其相似,可以在-40℃~10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它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也比绝大多数工程塑料优越,还有良好的耐油、耐过氧化物性能,同时也存在着不耐酸、不耐强碱和不耐日光紫外线辐射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醛共聚改性的POM共聚树脂及其制备工艺,为采用聚甲醛树脂与其他树脂共聚改性得到具有耐强酸强碱、结晶性增强、增强增韧、力学性能和热分解性能提高的POM共聚树脂。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醛共聚改性的POM共聚树脂,所述POM共聚树脂的组成包括聚甲醛树脂、共聚混合物、卤化橡胶、成核剂、硬脂酸钙、蓖麻油酸锌、木质纤维以及抗紫外线助剂;
按质量分数计,POM共聚树脂中,聚甲醛树脂占30~40%、共聚混合物占15~25%、卤化橡胶占10~15%、成核剂占0~5%、硬脂酸钙占5~10%、蓖麻油酸锌占5~10%、木质纤维占5~10%以及抗紫外线助剂占5~10%;
所述共聚混合物包括聚硫橡胶、氯磺化聚乙烯以及聚醚二醇的一种或以上;
所述卤化橡胶包括卤化乙丙橡胶、氯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氯化橡胶的一种;
所述成核剂的组成包括硅藻土、氧化镁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2):(2~3);
所述抗紫外线助剂的组成包括2,4-二羟基二苯甲酮、水杨酸-4-叔丁基苯酯、滑石粉的混合物,混合比例为(1~3):(1~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甲醛共聚改性的POM共聚树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甲醛树脂与卤化橡胶、硬脂酸钙进行共混熔融,搅拌均匀,得到聚混物A;
2)将共聚混合物与蓖麻油酸锌、木质纤维进行共混熔融,搅拌均匀,得到聚混物B;
3)将聚混物A、聚混物B共混熔融,加入成核剂和抗紫外线助剂共混,冷却,即得到甲醛共聚改性的POM共聚树脂。
步骤1)和步骤3)所述熔融的温度分别为180~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搜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搜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0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