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找底式钓鱼浮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0694.8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0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雅伦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马婷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找底式 钓鱼 浮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找底式钓鱼浮漂,包括漂身,漂身呈中空的柱形结构,上下分别加装有适配的上堵头和下堵头,上堵头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加工有通孔一,上堵头中部设有柱形的管体,管体内部设有槽体,槽体中加装有连杆,连杆上部连接有拉环,下部连接有锥形的金属件,两侧的固定板、拉环间通过穿过对应通孔的鱼线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精巧,零部件选择、连接和工作方式合理,大大降低了使用繁琐性,提高了垂钓精度和便捷性,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用性好,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浮漂,具体是指一种自动找底式钓鱼浮漂。
背景技术
浮漂是钓鱼的重要渔具之一。浮漂是垂钓时鱼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通过浮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所以浮漂是钓鱼收获好坏的重要环节。鱼漂多用较轻的材料制作而成,现在的鱼漂多为化学制品,或是用鸟类的羽毛、木材、竹材制作,性能各有差异,形状更是多种多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钓鱼浮漂因其结构功能设计上的不足,导致实际使用效果差,找底、提起等钓鱼步骤需要使用者有大量相关经验,对于初学者不友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找底式钓鱼浮漂,包括漂身,漂身上下分别加装有适配的上堵头和下堵头,上堵头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加工有通孔一,上堵头中部设有柱形的管体,管体内部设有槽体,槽体中加装有连杆,连杆上部连接有拉环,下部连接有锥形的金属件,两侧的固定板、拉环间通过穿过对应通孔的鱼线连接;
漂身为两段式中空柱形结构,中部设有一个薄型的隔断板,隔断板上部的漂身内放置有一颗磁力球一,磁力球一可与金属件进行磁力吸附;隔断板下部的漂身内放置有一颗磁力球二;
漂身外部套有圆台状的漂浮底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整体结构简单精巧,零部件选择、连接和工作方式合理,大大降低了使用繁琐性,提高了垂钓精度和便捷性,制作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用性好,便于推广。
作为改进,槽体的槽口规格与拉环规格相适配,保证拉环抵住槽体的槽口时为连杆运动的下极限位置。
作为改进,上堵头内钻设有通腔,通腔的腔径与金属件规格相适配,保证金属件抵住上堵头的下部腔口时为连杆运动的上极限位置。
作为改进,连杆上加装有弹簧。
作为改进,通孔一、通孔二内加装有适配的橡胶圈用于增大与鱼线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动找底式钓鱼浮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大区域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上堵头,2、弹簧,3、连杆,4、金属件,5、磁力球一,6、漂浮底座,7、漂身,8、下堵头,9、鱼线,10、固定板,11、通孔一,12、拉环,13、通孔二,14、槽体,15、管体,16、隔断板,17、磁力球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一种自动找底式钓鱼浮漂,包括漂身7,所述漂身7上下分别加装有适配的上堵头1和下堵头8,所述上堵头1上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上加工有通孔一11,所述上堵头1中部设有柱形的管体15,管体15内部设有槽体14,槽体14中加装有连杆3,所述连杆3上部连接有拉环12,下部连接有锥形的金属件4,两侧的所述固定板10、拉环12间通过穿过对应通孔的鱼线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雅伦,未经李雅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06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钢格网焊接系统、方法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消防产品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