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防火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9897.X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琰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7/24;B05D7/16;B05D7/26;B05D7/00;B05D1/38;B05D1/28;B05D3/00;B05D5/00;E04B1/24;E04B1/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防火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防火处理工艺,属于钢结构领域,它通过在防火涂料中加入防火颗粒来防止防火涂料和防腐油漆的大面积脱落,同时有效提高防火性能,一方面:防火颗粒将防腐底漆罩住,可阻止外界水分和氧气对底漆的腐蚀,从而有效防止防腐底漆的快速失效,另一方面:防火颗粒将防火涂料与防腐底漆隔离开,这样在防火涂料阻止燃烧或脱落时不会牵扯到防腐底漆,而且防火颗粒有效阻止热量传递到钢结构上,防火颗粒利用碳酸受热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来延缓燃烧,二氧化碳可起到一定灭火作用,有效阻止火势的扩大,通过高吸水性树脂球来吸收分解产生的水,不仅能够阻止燃烧,而且水蒸发时带走热量可有效降低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结构防火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钢结构耐热不耐火,当温度在150℃以下时,钢材性质变化很小。因而钢结构适用于热车间,但结构表面受150℃左右的热辐射时,要采用隔热板加以保护。温度在300℃-400℃时钢材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下降,温度在600℃左右时,钢材的强度趋于零。在有特殊防火需求的建筑中,钢结构必须采用耐火材料加以保护以提高耐火等级。
目前钢结构的防火处理方法大多是在钢结构两侧贴防火材料,但仅适用于室内的钢结构,对于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钢结构一般在表面上涂抹防火涂料,而由于防火涂料同防腐油漆一样刷涂在钢结构表面,因此涂料如同油漆一样也会出现脱落的现象,特别是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和自身有气泡存在的情况下,导致防火失效,进而影响钢结构的性能。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防火处理工艺,它通过在防火涂料中加入防火颗粒来防止防火涂料和防腐油漆的大面积脱落,同时有效提高防火性能,一方面:防火颗粒将防腐底漆罩住,可阻止外界水分和氧气对底漆的腐蚀,从而有效防止防腐底漆的快速失效,另一方面:防火颗粒将防火涂料与防腐底漆隔离开,这样在防火涂料阻止燃烧或脱落时不会牵扯到防腐底漆,而且防火颗粒有效阻止热量传递到钢结构上,防火颗粒利用碳酸受热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来延缓燃烧,二氧化碳可起到一定灭火作用,有效阻止火势的扩大,通过高吸水性树脂球来吸收分解产生的水,不仅能够阻止燃烧,而且水蒸发时带走热量可有效降低温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防火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对钢结构的表面进行除锈,借助电动工具将表面的锈层和残渣打磨掉,用毛刷将防腐底漆均匀的刷在处理过的表面上,等待防腐底漆自然干固后进行下一步;
S2,把防火颗粒铺在防腐底漆上,颗粒与颗粒之间相接触,同时让防火颗粒的凸面朝外,颗粒的平面贴在防腐底漆面上;
S3,最后在防火颗粒上刷涂上调好的防火涂料,刷涂时让涂料将防火颗粒掩盖住,然后等待涂料晾干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S2步骤中防火颗粒的铺设方法为:
S21,把防火颗粒放在真空吸盘上,真空吸盘的底部带有与防火颗粒外形相匹配的卡槽;
S22,将防火颗粒的球端放入卡槽中,启动真空吸盘以吸住防火颗粒,通过吸盘可一次性铺设多个防火颗粒,省去一颗颗铺的麻烦,节省了大量时间;
S23,通过把持真空吸盘使防火颗粒铺在防腐底漆上,待防火颗粒能将钢结构的表面覆盖住后,关闭真空吸盘并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琰,未经陈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