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BT/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9616.0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苏健新;郭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高科塑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3/06;C08L77/06;C08L77/02;C08F283/02;C08F220/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bt pet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合金材料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PBT/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BT/PET合金材料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PBT 25‑40份、PET 30‑6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6份、聚酰胺树脂3‑15份、成核剂0.2‑0.35份、丙烯酸酯0.3‑3份;其制备方法为:S1、将PBT、PE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聚酰胺树脂分别除湿干燥;S2、将干燥后的PBT、PET、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树脂、成核剂和丙烯酸酯混合制得混合料,接着将混合料挤出制得PBT/PET合金材料。本申请的PBT/PET合金材料热变形温度及变形温度稳定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合金材料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PBT/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BT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简称,PET是聚对苯二甲段乙二醇酯的简称,二者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热塑性树脂,均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高弹性、优良的电绝缘性等优点,在宽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PBT由于玻璃化温度较低,易造成冷热不均匀,引起变形;PET由于结晶速度较慢,成型周期较长,这些缺点限制了二者的应用。
人们通过将PBT、PET共混制得PBT/PET合金材料,以综合PBT和PET各自的性能,弥补单一组分性能上的缺陷。PBT/PET合金材料具有PBT和PET各自的优点,应用范围较广。纯PBT/PET合金材料主要用于纺丝,具有易染色、高弹性和手感柔软的优点。增强型PBT/PET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行业,具有高强度、高刚性、耐湿耐溶剂和优良的电性能等优点。使用填料增强的PBT/PET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常用于汽车大灯内饰圈和家电耐高温部件,使用玻璃纤维增强的PBT/PET合金材料的光泽度较高,常用于制作汽车门把手、外视器等。总之,PBT/PET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家电、汽车等领域。
制作PBT/PET合金材料时,由于常出现变形温度低、收缩率大、对缺口敏感等问题,导致PBT/PET合金材料的韧性较差、脆性较高,限制了PBT/PET合金材料的应用。人们常通过在原料中添加阻燃剂、增溶剂、成核剂和填料以改善制作PBT/PET合金材料的性能。其中阻燃剂多具有一定的毒性,为了符合当前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要求,人们致力于开发绿色环保型PBT/PET合金材料。例如公开号为CN103709663A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PBT/PET合金材料,其组分按质量百分数配比为:PET 20%-50%、PBT 20%-50%、玻璃纤维20%-30%、无卤阻燃剂15%-25%、成核剂0.5%-1%、润滑分散剂1%-3%、偶联剂0.1%-0.5%、抗氧剂0.1%-1%,通过聚乙烯醇纤维提高了PBT/PET合金材料的热变形温度。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在实际使用时发现:上述PBT/PET合金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BT/PET合金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常出现热变形温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PBT/PET合金材料的热变形温度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PBT/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PBT/PET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PBT/PET合金材料,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PBT 25-40份、PET 30-6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3-6份、聚酰胺树脂3-15份、成核剂0.2-0.35份、丙烯酸酯0.3-3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申请在PBT/PET合金材料中添加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胺树脂和丙烯酸酯,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线性结构,与PBT、PET材料的相容性较高,且与聚酰胺树脂、丙烯酸酯协同作用,相互交联缔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提高了PBT/PET合金材料的热变形温度及PBT/PET合金材料热变形温度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平均分子量为370-550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高科塑化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高科塑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