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9615.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陈镇文;吴晓舟;赵福光;陈迪;郑小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操作 基坑 支护 预应力 | ||
1.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其包括支护板(1)、腹杆(11)和钢绞绳(12),所述腹杆(11)在支护板(1)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所述钢绞绳(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相互连接;所述支护板(1)的外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移槽(3),所述滑移槽(3)内转动设置有丝杆(31),所述丝杆(31)的长度方向沿滑移槽(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移槽(3)内设置有与丝杆(31)螺纹连接的滑移块(32),所述滑移块(32)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块(33),所述钢绞绳(1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33)相互连接;所述支护板(1)上设置有驱动丝杆(31)在滑移槽(3)内转动的驱动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蜗杆(41)和蜗轮(42),所述蜗轮(42)固定设置在丝杆(31)的外侧壁上,所述滑移槽(3)的内侧壁上沿其深度方向开设有驱动槽(411),所述蜗杆(41)转动设置在驱动槽(411)内,所述蜗杆(41)与蜗轮(42)之间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1)朝向腹杆(11)方向的一端贯穿支护板(1)固定连接有助力杆(5),所述助力杆(5)的长度方向与蜗杆(4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助力杆(5)远离蜗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杆(51),所述驱动杆(51)的长度方向与助力杆(5)相互垂直,所述驱动杆(51)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助力套筒(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11)远离支护板(1)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弧形板(6),所述钢绞绳(12)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弧形板(6)远离腹杆(11)方向的一侧上开设有若干个供钢绞绳(12)插设的限位槽(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腹杆(11)的限位槽(61)底壁上开设有安装槽(62),所述安装槽(62)内设置有与钢绞绳(12)相抵的压力传感器(63),所述压力传感器(63)连接有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连接有显示屏(13),所述显示屏(13)安装在支护板(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33)的外侧壁均开设有供钢绞绳(12)贯穿的连接孔(7),所述钢绞绳(12)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套设有限位套筒(71),其中一所述限位套筒(71)与第一连接块(2)远离腹杆(11)方向的一端相抵,另一所述限位套筒(71)与第二连接块(33)远离腹杆(11)方向的一端相抵;所述钢绞绳(12)的两端对称固定设置有限位盘(72),所述限位盘(72)与限位套筒(71)远离腹杆(11)方向的一端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33)与滑移块(32)之间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块(2)与支护板(1)之间固定设置有角铁(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基坑支护用预应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11)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91),所述支撑杆(91)远离腹杆(11)方向的一端与支护板(1)相互固定;相邻所述腹杆(11)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银广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6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充电装置
- 下一篇:基于肿瘤运动追踪和放射治疗的剂量重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