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感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8792.2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7/12;B32B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感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其面料结构包括:底层面料、冷感颗粒、表层面料和热熔粘合材料层,底层面料上设有冷感颗粒,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通过热熔粘合材料层粘合连接。冷感颗粒包括:PCM相变材料、TPU热熔粉和发泡剂。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冷感材料吸热量差;解决了PCM粉末容易掉落,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解决粘合剂过多,手感质地过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感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冷感面料,采用平面涂层技术,通过使用交联剂将材料之间进行粘合,这种粘合方式会造成手感较硬的问题。同时这种粘合方式能够添加的冷感材料非常有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感面料及其生产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冷感面料,面料结构包括:底层面料、冷感颗粒、表层面料和热熔粘合材料层,所述底层面料上设有冷感颗粒,所述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通过热熔粘合材料层粘合连接;
所述冷感颗粒包括:PCM相变材料、TPU热熔粉和发泡剂,所述PCM相变材料和TPU热熔粉混合形成胶囊结构,所述发泡剂包裹胶囊结构形成发泡外壳体。
进一步,所述冷感颗粒中PCM的含量为1%~50%,所述冷感颗粒中TPU的含量为50%~99%。
进一步,所述底层面料内侧通过交联剂与冷感颗粒连接。
一种冷感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
步骤1:混合冷感颗粒,将PCM相变材料、TPU热熔粉和发泡剂混合;
步骤2:叠层冷感颗粒,通过3D打印机的层叠技术,将混合后的冷感颗粒叠层在底层面料上;
步骤3:叠层热熔粘合材料层,在底层面料上叠层热熔粘合胶;
步骤4:覆盖表层面料,通过叠层热熔粘合材料层实现底层面料和表层面料的粘结;
步骤5:变温发泡,发泡剂通过变温发泡技术穿透至表层,形成发泡外壳体。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冷感颗粒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步骤5中的冷感颗粒为胶囊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冷感材料吸热量差;解决了PCM粉末容易掉落,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解决粘合剂过多,手感质地过硬的问题;冷感颗粒立体结构,增大材料接触面积,增大纵深,加大吸热放热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层面料100、冷感颗粒200、胶囊结构210和发泡外壳体220。
表层面料300和热熔粘合材料层4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成品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一种冷感面料,面料结构包括:底层面料100、冷感颗粒200、表层面料300和热熔粘合材料层400,底层面料100上设有冷感颗粒200,底层面料100和表层面料300通过热熔粘合材料层400粘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泉欣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装非晶磁芯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轨道环旋转扑翼动力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