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浸没于水下的桥墩裂纹的新型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7716.X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冷建兴;毛于升;杨雯;刘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浸没 水下 桥墩 裂纹 新型 修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浸没于水下的桥墩裂纹的新型修补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1.桥墩裂纹处理:对桥墩裂纹进行初步的清洁,使用橡胶模板对桥墩裂纹进行覆盖,覆盖时预留出上侧通道与下侧通道;并对橡胶模板与待修复的桥墩表面之间进行密封处理;2.排水排气处理:对桥墩内部进行排水处理,桥墩内部的液体通过下侧通道排出,从而使桥墩裂纹内部积水排净、充满气体;然后进行排气处理,通过上侧通道抽出桥墩内部的气体,使桥墩裂纹内部形成负压环境;3.填料:使下侧管道与填料机连接,由于压强差,填料将会自下而上快速填充桥墩裂缝,当上侧管道出口有填料溢出则桥墩裂纹全部填补完毕。该方法可实现在水下对任意形状桥墩裂纹创伤的修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浸没于水下的桥墩裂纹的新型修补方法,主要面对跨海大桥的水下裂纹修补。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材料、结构的发展,跨海大桥,这个过去被人们认为不可能的建筑变成了现实。但是由于跨海大桥的桥墩长久的浸没在海水中,长久接受海浪的各种载荷,桥墩外围的混凝土结构发生了破损,出现了裂纹,这不仅影响了桥墩的强度,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混泥土结构的破损使得内部包裹的钢筋裸露在了海水中,长期的海水侵蚀很可能导致钢筋发生各种腐蚀。因此对桥墩的破损在未伤害到钢筋时进行及时的修补非常的有必要,目前已经存在诸多针对桥墩结构修补方案,但是这些方法全都是对陆地上(空气中)的桥墩结构进行修补,关于桥墩的水下传统修补方案往往存在诸多弊病,其中比较典型的问题就是在水下修补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水下环境与桥墩裂纹内部环境的隔离,在实际的施工中没有找到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完成密封环境的实现,因此在实际的修补过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液体与气体,这将使得在修补过后的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水泡气泡,这些气泡水泡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结构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切实可行的针对浸没于水下的桥墩裂纹的新型修补技术方法,总体过程包括覆盖、密封、排水、填料过程,可以实现在水下对任意形状桥墩裂纹创伤的修补,并且有效提高了修补的质量。一种针对浸没于水下的桥墩裂纹的新型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桥墩裂纹处理:首先对桥墩裂纹进行初步的清洁,使用橡胶模板对桥墩裂纹进行覆盖,在覆盖时要预留出上侧通道与下侧通道;并且对橡胶模板与桥墩表面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将桥墩裂纹与水分离。
步骤2,排水排气处理:对桥墩内部进行排水处理,在自然重力与下侧抽水泵机的作用下,桥墩内部的液体通过下侧通道排出,从而使桥墩裂纹内部积水排净、充满气体;排水完成后进行排气处理,通过上侧通道抽出桥墩内部的气体,使得桥墩裂纹内部形成负压环境。
步骤3,填料:使下侧管道与填料机连接,由于压强差,填料将会自下而上快速填充桥墩裂缝,并且无水泡无气泡,填合严实,最终观察到上侧管道出料口处有填料溢出则证明桥墩裂纹全部填补完毕。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对桥墩裂纹进行初步的清洁,主要是去除桥墩裂纹处的异物,使得内部的所有积水都可以在自然重力与抽水泵机的作用下流往下侧通道。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使用橡胶模板对桥墩裂纹进行覆盖,在覆盖时要预留出上侧通道与下侧通道,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在后续的排水过程中可以利用自然重力辅助积水的排出,在填料过程中可以利用重力的性质以高处填料溢出作为修补完成的判断依据。对于竖直走向的裂纹,较为容易确定上侧通道与下侧通道。而对于水平走向的裂纹,并不一定能找出具有较为显著的高度差的上侧通道与下侧通道,在这个情况下可以在水平走向裂纹的两侧开两个水平高度近似相同的上侧通道与下侧通道,其中上侧通道的的管道走向由桥墩裂纹斜向上指向外界,下侧通道的管道走向由桥墩裂纹斜向下指向外界,在这样的条件下也利用重力辅助积水的排出,将上侧通道填料溢出作为修补完成的判断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