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新洋葱伯克氏菌BcNLG515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7248.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霞;洪莹莹;金丰良;王雪梅;黄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0;A01N43/40;A01P3/00;A01P7/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崇杨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新 洋葱 伯克氏菌 bcnlg515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新洋葱伯克氏菌BcNLG515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株新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pacia菌株BcNLG515,所述菌株于2020年9月1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菌种保藏号为GDMCC No:61200。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表明Burkholderiacepacia菌株BcNLG515对稻瘟病菌有抑菌活性,喷施BcNLG515生防菌液能降低稻瘟病菌对水稻的危害。同时,喷施BcNLG515可以显著提高褐飞虱对烟碱的敏感度,提高烟碱类农药防控褐飞虱的效果,具有很好的生物防治潜力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株新洋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cepacia菌株BcNLG515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伯克氏菌(Burkholderia)包含80多个种,其中洋葱伯克氏菌群(Burkholderiacepacia complex,简称Bcc)是该属中最复杂的一类。Bcc普遍存在于土壤、淡水及植物根围等环境中。Bcc菌株能够产生多种拮抗代谢产物,包括吩嗪(phenazine)、硝吡咯菌素(pyrrolnitrin)、木假丝菌素(cepacidines)等抗生素,以及铁载体、抗菌多肽等多种化合物,具有非常大的生防潜力。
Bcc菌株可通过产生抗生素、竞争、诱导植物抗病性等机制发挥防病作用。Bcc对多种植物真菌病害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腐霉菌、立枯丝核菌、枯萎病和镰刀菌。Bcc在生物修复、固氮、促进植物生长及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等方面也表现突出,是常见的植物根系促生菌(plant-growth promoting bacteria,PGPB),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若防治不当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化学农药仍是作物病害管理的主力军。然而,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引起病原菌耐药,甚至会导致作物根际有益菌群的丢失。而且,病原真菌能以孢子形式在土壤中长期存在,一次喷洒难以彻底清除。生防菌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可通过分泌抑菌物质等机制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作物抗病能力,是绿色、环保的病害防治方法,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产品质量。
中国专利CN 109234211A公开了一株伯克氏菌,其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703,该菌株具有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水稻恶苗病。中国专利CN 109452312A公开了一株甘蔗内生伯克氏菌CGB10,其具有广谱抗病性,对希金斯炭疽菌(菜心炭疽病)、尖孢镰刀菌(香蕉枯萎病)、稻瘟病菌(稻瘟病)、荔枝炭疽菌(荔枝炭疽病)、荔枝霜疫霉菌(荔枝霜疫霉病)、甘蔗鞭黑粉菌(甘蔗鞭黑穗病)等丝状真菌病害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目前国内Bcc不同基因型菌株对主要植物病原的筛选不多,筛选新的具有生防效果的伯克氏菌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株新洋葱伯克氏菌BcNLG515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新洋葱伯克氏菌BcNLG515菌株。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BcNLG515菌株在防治稻瘟病或在制备防治稻瘟病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BcNLG515菌株在提高烟碱类农药对昆虫敏感性/杀虫活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BcNLG515菌株在防治褐飞虱或在制备防治褐飞虱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BcNLG515菌株的发酵菌液在提高烟碱类农药对昆虫杀虫活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稻瘟病具有抑制作用且能提高褐飞虱对烟碱敏感性的生防制剂。
本发明的第七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烟碱对昆虫防控效果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