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地形救援车轮及救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7015.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董金刚;赵晶;刘泰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19/02 | 分类号: | B60B1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王思宇;李洪福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地形 救援 车轮 设备 | ||
1.一种新型全地形救援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主轴、轮毂和十个活动轮辐;
所述车轮主轴包括主轴轴承和主轴轴承内的液压油管道;
所述轮毂包括轮毂主体和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轮毂主体两侧的两个轮毂侧板,所述轮毂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车轮主轴的中心孔,所述轮毂主体内部沿半径方向等间隔角度开设有十个轮辐安装长孔,所述轮毂主体外边缘开设有十个与所述轮辐安装长孔和所述活动轮辐一一匹配的轮胎块预留槽;
所述活动轮辐包括减震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和轮胎块;所述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通过限位套筒安装于所述轮辐安装长孔内,所述轮辐安装长孔开设有通孔,所述液压油管道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油管分别连通至所述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液压缸进油口和液压缸出油口;所述减震器一侧与所述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轮胎块固定连接;所述轮胎块预留槽用于容纳所述轮胎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地形救援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轮控制系统,所述车轮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低压大流量泵、高压小流量泵、外控顺序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溢流阀;液压油经过滤器Ⅰ由所述油箱流至所述低压大流量泵和所述高压小流量泵,所述低压大流量泵通过单向阀Ⅲ经系统油路主通道连接至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高压小流量泵的出油口经所述系统油路主通道连接至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外控顺序阀的进油口连接至所述低压大流量泵,出油口通过过滤器Ⅱ连接至所述油箱;所述溢流阀旁接于所述低压大流量泵和所述高压小流量泵与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之间的所述系统油路主通道上,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通过过滤器Ⅲ连接至所述油箱;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通过一条所述油管连通至所述液压缸进油口和所述液压缸出油口,每一条所述油管上均设置有串联的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节流阀,所述单向节流阀包括并联的单向阀和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地形救援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块包括轮胎块主体和安装在轮胎块主体外侧的橡胶片;所述轮胎块主体底部固定设置轮胎块连接板,所述减震器通过所述轮胎块连接板与所述轮胎块主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全地形救援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包括液压阻尼缸、减震弹簧和减震器底座,所述液压阻尼缸包括阻尼缸外缸筒、阻尼缸内缸筒、活塞缸、阻尼缸活塞杆和密封轴承,所述阻尼缸外缸筒套设于所述阻尼缸内缸筒外,所述活塞缸安装于所述阻尼缸内缸筒内部,所述阻尼缸活塞杆一端位于所述活塞缸内部,另一端通过与所述阻尼缸内缸筒过盈配合的所述密封轴承伸出所述活塞缸和所述阻尼缸内缸筒,且固定安装于液压阻尼缸活塞杆顶板,所述液压阻尼缸活塞杆顶板与所述轮胎块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阻尼缸外缸筒外侧,且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轮胎块连接板,底部通过所述阻尼缸外缸筒设置的凹槽进行限位;所述阻尼缸外缸筒顶部固定安装于所述轮胎块连接板;所述阻尼缸活塞杆和所述阻尼缸内缸筒底部均设置有单向阻尼孔;所述减震器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液压阻尼缸底部,所述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震器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地形救援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为铃木王GS125液压减震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全地形救援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缸与所述轮胎块之间安装有柔性波纹管,所述柔性波纹管套设于所述减震器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0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