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局部低电压预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7000.X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坚;韦明超;罗淑芳;莫江婷;甘静;夏斌;王益成;周觅路;韦社敏;鲁林军;陈柏昌;黄伟;陶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1R31/08;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注鱼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56 | 代理人: | 柴燕 |
地址: | 530029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配电网 局部 电压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局部低电压预警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获取电网时段初始数据,计算电压偏差;基于量测大数据,构建配变、馈线综合供电低电压率评价指标;所述构建配变、馈线综合供电低电压率评价指标包括:构建单用户供电低电压率指标;构建配变综合供电低电压率指标;构建馈线综合供电低电压率指标;构建负荷‑电压灵敏度表征负荷增长与电压降落的关系。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局部低电压评价问题,进而计算配变、馈线的低电压率,实现了低电压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预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局部低电压预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配电网建设相对落后,导致配电网部分区域、时段供电电压低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电压下限值,称为“低电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低电压直接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产品质量,并且会增大电网的损耗,提高供电成本。低电压治理是今后一段时间配电网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配电网低电压治理不仅要面对电网当前情况,还要关注今后一段时间负荷增长引起的低电压,有必要对负荷将来变化引起的配电网低电压进行预警。
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电网公司已实现了15分钟/次的用户用电信息采样,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信息。海量数据为基于大数据分析及预测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低电压预警基于当前电压监测情况以及负荷增长引起的新的电压降落。对于电压现状监测分析已有研究,我国当前对配电网电压监测评价主要针对县域这样的广域范围,采用分类抽样加权,评价的结果主要用于供电公司考核排名。电压治理需要的台区、馈线等小范围的电压评价,指出需要治理的具体区域。电力负荷预测、规划已经发展多年,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负荷增长引起的配电台区、馈线用户低电压预测未见涉及,亟待开展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局部低电压预警的方法,实现了配电网局部低电压预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配电网局部低电压预警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获取电网时段初始数据,计算电压偏差;
基于量测大数据,构建配变、馈线综合供电低电压率评价指标;
构建负荷-电压灵敏度表征负荷增长与电压降落的关系;
计算配变、馈线的低电压率,进行低电压预警。
所述建立配变、馈线综合供电低电压率评价指标包括:
构建单用户供电低电压率指标,单用户供电低电压率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T表示T监测时间内用户供电低电压率;NT表示T时段用户低电压越限次数,N表示T时段电压总采样次数。
构建配变综合供电低电压率指标,配变综合供电低电压率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TT表示T监测时间内配变台区综合供电低电压率;CTy表示T监测时间内第y个用户的低电压率,m表示台区中总用户数。
构建馈线综合供电低电压率指标,馈线综合供电低电压率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T表示T监测时间内馈线综合供电低电压率;TTj表示T监测时间内第j台配变供电低电压率;ETj表示采样T时间内第j台配变的用电量,n表示馈线中配变总数。
所述构建负荷-电压灵敏度表征负荷增长与电压降落的关系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