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机构及其仿手工自动包馅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6995.8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请井正;水野博斗;李睿;王成;徐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自动化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9/06 | 分类号: | A21C9/06;A21C11/1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徐华燊;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机构 及其 手工 自动 包馅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上安装有至少1组托举模具及通过升降导向杆上下升降的接皮板,所述接皮板上设有切欠槽、负压吸孔、面皮调节挡块及托举模具升降的避让槽;所述接皮板还连接有升降连接杆、升降导向轴及滚轮,所述升降导向轴上的滚轮放置在仿手工自动包馅机的环形传送装置的轨道上,轨道高度的变化带动所述升降连接杆上的接皮板完成升降动作。本发明主要通过对模具机构的设计,用于完成仿手工包馅类食品成形过程中的面皮承接、注馅承接、预成形托举及收边成形,实现对不同尺寸、形状的面皮承接,同时配合负压吸孔提高包馅类食品在传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模具机构,根据其应用的工位不同,用于完成仿手工包馅类食品成形过程中的面皮承接、注馅承接、预成形托举及收边成形,以及应用该模具机构的仿手工自动包馅机。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手工包馅类食品渐渐退出市场舞台,被机器替代。但手工包馅类食品的外形,内馅饱满度,面皮与馅料的贴合性,始终是机器包制所不能企及的,这也是广大研发人员研发考虑的重点,手工包馅类食品常见的有饺子、包子等。
现以包饺机为例,目前,市面上的自动包饺机的模具机构多为结构单一的直筒式结构,用于注馅后的饺子皮的承托,然后与成形机构配合挤压出饺子成品。对于面皮的承接的稳定性、饺子食品两侧的边角并无过多涉足,面皮承接的稳定性对于后续的注馅等工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直接影响成品的次品率,主要表现在成品外观差、漏馅包裹不严等;边角的挤压设计是进一步影响漏馅、外观的因素。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款符合手工标准乃至仿形手工包馅类食品的模具机构及包馅机,用以解决目前包馅类食品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机构承接面皮的稳定性差及包馅类食品的边角易漏馅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模具机构及其仿手工自动包馅机。本发明主要通过对模具机构进行细节设计,在接皮板上设置切欠槽和负压吸孔以及面皮调节挡块,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面皮调节挡块控制不同尺寸、形状的面皮,同时配合负压吸孔可以提高包馅类食品在传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在托举模具中增设收缩片用于完成仿手工包馅类食品成形过程中收边成形,从而在避免边角漏馅的同时增加了成品的美观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固定板上安装有至少1组托举模具及通升降导向杆上下升降的接皮板,所述接皮板上设有切欠槽、负压吸孔、面皮调节挡块及托举模具升降的避让槽;所述接皮板还连接有升降连接杆、升降导向轴及滚轮,所述升降导向轴上的滚轮放置在仿手工自动包馅机的环形传送装置的轨道上,轨道高度的变化带动所述升降连接杆上的接皮板完成升降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孔至少设置两个,对称或均匀分布在所述接皮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托举模具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具有容纳空间的支撑架,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的托举块和设置在所述托举块其两侧的收缩片,所述托举块由举升连接板Ⅱ控制上下升降;所述收缩片由举升连接板Ⅰ控制其收缩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收缩片包括与所述托举块相连的旋转臂、与所述旋转臂配合用于形成收缩挤压空间的收缩臂和设置在所述收缩臂端部用于包馅类食品两侧外角向内挤压成形的挤压部。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的表面具有与包馅类食品外表面相匹配的弧度。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部与所述收缩臂之间的夹角为90~120°,呈T型或L型。
进一步地,所述收缩片的收缩角度为10~60°。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仿手工自动包馅机,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的模具机构,根据其应用的工位不同,用于完成仿手工包馅类食品成形过程中的面皮承接、注馅承接、预成形托举及收边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自动化设备(大连)有限公司,未经东亚自动化设备(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