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6484.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吕海滨;夏楚琦;谭思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A61B5/00;G08B6/00;G08B21/24;G16H40/67;G16H50/3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马强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智慧 考试 监测 辅助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考场监控装置、网络设备和若干用于考生佩戴的智能手环,智能手环包括表头和便于佩戴的表带,在表头内安装有用于对考生心跳进行检测的脉搏传感器;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用于将智能手环与考场监控装置进行网络连接;所述考场监控装置包括上位机和与上位机连接的显示屏,上位机通过路由器与表头无线连接,用于接收考生的心率,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考生的心跳曲线。该系统能够对考生的心跳进行实时检测,并生成心跳曲线进行实时显示,便于老师有效把握考生在考场上的心理和健康状况,对考试作弊、考场昏阙等情况进行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试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具体还涉及上述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考试作弊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学习风气,贻害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而且对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也具有重大影响。目前,考试监考尚未有新的技术普及,仍沿袭传统的手段完成监考,一般为教务处安排两名监考教师,只有少数老师能够对按照作弊处罚条例进行上报处理,大部分监考教师并未遵从学校制定的监考政策处理,助长了少数学生考试作弊侥幸心理。
考试作为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考试成绩也是学生评优和毕业考核的核心凭证。因此,确保考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客观、真实是加强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能够通过监测考生考试过程心跳曲线来有效对考试作弊、考场昏阙情况等形成预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的监测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考场监控装置、网络设备和若干用于考生佩戴的智能手环,
智能手环包括表头和便于佩戴的表带,在表头内安装有用于对考生心跳进行检测的脉搏传感器;
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用于将智能手环与考场监控装置进行网络连接;
所述考场监控装置包括上位机和与上位机连接的显示屏,上位机通过路由器与表头无线连接,用于接收考生的心率,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考生的心跳曲线。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在表头上还安装有震动马达、控制芯片和与控制芯片连接的触摸屏、锂电池、无线通信模块,脉搏传感器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震动马达与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发出震动提醒考生考试时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所述脉搏传感器为红外脉搏传感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计算机内安装有window10操作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所述显示屏为一台51寸彩色电视屏,用于悬挂于考场背面的墙壁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辅助系统,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智慧考试监测方法,该方法为,通过路由器将智能手环与上位机进行网络连接,然后让进入考场的考生佩戴智能手环,脉搏传感器对考生心跳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接收数据,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控制显示屏实时显示考生的心跳曲线,老师根据心跳曲线的情况判断考生的心理和健康状况,对考试作弊、考场昏阙的情况进行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接口服中药饮片微波湿热灭菌工艺
- 下一篇:显示基板、装置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