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6068.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晋;许文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安斯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B01J2/2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固化 成型 燃料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新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颗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秸秆30‑50份、树皮15‑25份、树茎15‑25份、木屑10‑20份、竹屑10‑20份、无烟煤粉30‑40份、脱氯剂、脱硫剂、氧化剂、粘合剂,所述脱氯剂、所述脱硫剂、所述氧化剂、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份数与脱水后秸秆、树皮、树茎、木屑以及竹屑的质量总份数的比例依次为:0.5‑1:0.5‑1:0.5‑1:1‑1.5:8‑14。本发明中的生物质燃料颗粒通过添加脱氯剂,能够大大减少含氯物质的生产,并且燃烧值高,燃烧时间长,燃烧后并无有害气体的排放,也不容易腐蚀锅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能源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能源需求量逐渐增加,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煤的开采,在无节制的大规模开采下,自然资源最终会枯竭,因此寻找一种可再生的环保型清洁能源迫在眉睫。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在目前的国家政策和环保标准中,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只在农村的大灶中使用,不允许在城市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BiomassMouldingFuel,简称BMF),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而对于生物质燃料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是现有生物质燃料为了运输的方便,主要通过挤压成型为密度较大的板状或条状,而密度较大使得原本松散的生物质燃料较致密,内部无法得到充分燃烧,且生物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产生的挥发物包裹在其外部,外部的氧气不易接触到内部未燃烧的物质,难以燃烧,因此造成烟气的产生及能源的浪费。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生物质燃料颗粒通过添加脱氯剂,能够大大减少含氯物质的生产,并且燃烧值高,燃烧时间长,燃烧后并无有害气体的排放,也不容易腐蚀锅炉。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秸秆30-50份、树皮15-25份、树茎15-25份、木屑10-20份、竹屑10-20份、无烟煤粉30-40份、脱氯剂、脱硫剂、氧化剂、粘合剂,所述脱氯剂、所述脱硫剂、所述氧化剂、所述粘合剂的质量份数与脱水后秸秆、树皮、树茎、木屑以及竹屑的质量总份数的比例依次为:0.5-1:0.5-1:0.5-1:1-1.5:8-14。
进一步:所述的添加剂是由淀粉、松香、合成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添加剂研磨成300-400目的粉末。
又进一步:所述秸秆、所述树皮、所述树茎、所述竹屑、所述木屑均经过预烘干处理使其含水量均小于0.5%。
又进一步:所述的氧化剂为高锰酸钾、硝酸钾、硝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氧化剂研磨成300-400目的粉末。
又进一步:所述的脱氯剂为氧化锌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所述的脱氯剂研磨成300-400目的粉末。
又进一步:所述的脱硫剂化学分子式为C27H18O6N2Mn,所述的脱硫剂研磨成300-400目的粉末。
又进一步:所述的秸秆、树皮、树茎、木屑、竹屑和无烟煤粉都研磨成200-400目的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安斯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安斯克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