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绳锯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6063.3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翁兴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城市福兴石材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02 | 分类号: | B23H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童思明 |
地址: | 438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重 调节 功能 锯机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绳锯机,至少包括底座、移动柱、驱动轮、定滑轮、张紧轮和活动轮,所述底座上设有气缸和导轨,且移动柱位于导轨上,所述气缸通过气缸轴与移动柱连接,所述驱动轮位于移动柱上,且移动柱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分别与张紧轮、活动轮和定滑轮连接,且驱动轮、张紧轮、活动轮和定滑轮依次通过绳锯连接,该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绳锯机通过大调和微调双重调节绳锯的张紧度,同时还可检测张紧程度,方便更精细的切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绳锯机,属于绳锯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绳锯机是大型混凝土结构的切割设备和矿山采石机械。主要用于厚混凝土、不规则的混凝土的切割拆除,如:大梁、支撑、桥墩、设备基础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矿山石料开采。
绳锯机的绳锯多用金刚石绳锯,故又称金刚石绳锯机,金刚石串珠绳锯机。在绳锯机工作中,必须随时保持张紧绳锯,使绳锯以合适的力量接触被锯切物而对被锯切物进行切割。随着锯切缝的加深,需要采取措施将绳锯张紧,否则绳锯就会打滑而不能将切割继续进行下去。
现有技术是采用使整个绳锯机后退的方法。现有的绳锯机底部设置行走导轨,在工程现场将行走导轨固定,绳锯机机体位于导轨靠近被锯切物的前端。锯切开始后,随着锯切缝的加深,绳锯机机体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沿着行走导轨缓缓后退,保持绳锯张紧,使切割得以继续进行。
而绳锯机在调节绳锯的张紧时,没有相关的检测张紧的装置,而且调节张紧程度仅仅限于大调,缺少更精细的调节,从而会影响绳锯切割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绳锯机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绳锯机,通过大调和微调双重调节绳锯的张紧度,同时还可检测张紧程度,方便更精细的切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绳锯机,至少包括底座、移动柱、驱动轮、定滑轮、张紧轮和活动轮,所述底座上设有气缸和导轨,且移动柱位于导轨上,所述气缸通过气缸轴与移动柱连接,所述驱动轮位于移动柱上,且移动柱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所述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和第三支撑轴分别与张紧轮、活动轮和定滑轮连接,且驱动轮、张紧轮、活动轮和定滑轮依次通过绳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张紧轮和定滑轮通过绳锯形成三角形连接,且活动轮位于绳锯形成三角形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电机,且第一转轴上设有主齿轮,所述张紧轮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支撑轴连接,且第二转轴上设有通过链条与主齿轮连接的从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均为电动伸缩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轮为锥形状,且张紧轮由内层到外侧包括由半径逐渐缩短的圆盘,每一个所述圆盘上均设有环形绳锯槽,且每个环形绳锯槽内均设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由下到上依次连通形成一个倾斜向上的条形槽,且条形槽内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通过电动控制的移动块,且移动块上设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通过绳锯与对应圆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轮与移动块之间依次设有压缩弹簧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且移动柱上设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柱上设有压力检测轮,且压力检测轮通过绳锯连接在驱动轮和定滑轮之间,所述压力检测轮上设有环形线槽,且环形线槽内设有环形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绳锯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具有双重调节功能的绳锯机通过设置驱动轮、张紧轮、活动轮和定滑轮,并通过第一支撑轴和第二支撑轴分别伸缩,使张紧轮和活动轮对绳锯进行大调,同时通过张紧轮上移动轮沿着滑轨滑动,使绳锯位于张紧轮上处于不同半径的圆盘上,实现对绳锯张紧度的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城市福兴石材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麻城市福兴石材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