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循环水养殖的自清洗固定床生物滤器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6023.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0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杜以帅;孙建明;吴斌;邱天龙;周利;李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9/14;A01K63/0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循环 养殖 清洗 固定床 生物 滤器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自清洗固定床生物滤器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微滤机、蓄水池、循环泵、固定床罐体、电机、搅拌清洗装置、筛板、电动阀及控制系统,固定床罐体内分别设置电机、搅拌清洗装置、筛板和填料,筛板为弧形,位于固定床罐体底部之上,既可防止填料逃离,也可防止生物滤器底部填料堆积形成乏氧区;电机和搅拌清洗装置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转动时间和转动频率的控制;电动阀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开合控制。本发明通过填料上的菌膜发挥硝化功能和截留污物的双重作用,可显著降低循环水养殖水体的固体悬浮物、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同时通过电机、搅拌清洗装置、电动阀和控制系统实现自清洗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自清洗固定床生物滤器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传统的固定床生物滤器(比如浸没式生物滤器)虽然具有可截留固体悬浮物、高效可控的优点,但是也具有易被堵塞、水流分布不均匀造成乏氧区、老化菌膜不易排除等缺点,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因此,如何发挥固定床生物滤器的优点并克服其缺点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于2016年2月3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529368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化循环水净化生物滤器装置。该装置使滤器内的悬浮状生物滤料随水体在内部形成上下循环运动,通过滤料在水体里的运动和互相碰撞摩擦,脱落老化的生物膜,提高生物净化效率,实现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去除的同时,实现生物滤料的自动清洗;该装置通过曝气装置提供动力使使悬浮状生物填料随水体运动,适用于流化床生物滤器,对固定床生物滤器并不适用。
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清洗功能的固定床生物滤器对于提高固定床生物滤器的水处理效率、减少固定床生物滤器的体积、促进循环水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固定床生物滤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满足循环水养殖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自清洗固定床生物滤器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微滤机、蓄水池、循环泵、固定床罐体、电机、搅拌清洗装置、筛板、电动阀及控制系统,其中养殖池出水口通过循环水管路经所述微滤机后与蓄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蓄水池中设有循环泵,该循环泵通过循环水管路与所述固定床罐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固定床罐体的出水口通过循环水管路与养殖池的进水口连通,在所述微滤机与养殖池出水口的循环水管路和所述固定床罐体与养殖池进水口的循环水管路之间并联有自清洗管路,该自清洗管路上安装有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的电动阀;所述固定床罐体内分别设有电机、搅拌清洗装置、筛板及填料,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清洗装置,所述筛板位于填料的下方,所述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筛板为由内向外逐渐向上弯曲的弧形板,位于所述固定床罐体的底部上方。
所述养殖池进水口的高度高于自清洗管路,即养殖池进水的水位高于自清洗的水位。
所述电机位于搅拌清洗装置的上方,该电机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搅拌清洗装置的转动时间和转动频率;所述电动阀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开合控制。
所述搅拌清洗装置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填料在固定床罐体沿垂直方向翻滚。
本发明用于循环水养殖的自清洗固定床生物滤器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当所述控制系统开启所述电机和电动阀时,所述填料在所述电机和搅拌清洗装置的带动下在所述固定床罐体内进行垂直方向的翻滚,使所述填料截留的固体悬浮物以及老化菌膜从填料上洗脱下来,所述固定床罐体内的水体通过自清洗管路在所述微滤机、蓄水池和固定床罐体之间形成清洗循环,洗脱下来的固体悬浮物和老旧菌膜通过所述微滤机内的过滤网滤除,再通过滤除液排出管路排出;当所述控制系统关闭所述电机和电动阀时,所述填料停止翻滚,养殖水体从养殖池出水口经所述微滤机、蓄水池和固定床罐体向养殖池进水口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汇新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