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短接触发的测试装置及就位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96017.3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梁飞云;张军;满洋;赵志强;朱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杨芬 |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接触 测试 装置 就位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短接触发的测试装置及就位检测方法,其包括第一基准件、活动设置的且在设定位置与所述第一基准件相贴合的第二基准件、一端连接上位机的信号数据线;所述信号数据线的另一端通过其自带的发送数据线、接收数据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准件、所述第二基准件电连接,且所述发送数据线与所述接收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基准件与所述第二基准件贴合时发生短接,所述上位机中装载有当所述发送数据线与所述接收数据线发生短接则输出所述测试装置准备就位的判断结果的软件测试系统。本发明以串口线发送与接收数据流代替传感器硬件对信号的传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便捷度,降低外界电磁或噪音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试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短接触发的测试装置及就位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工厂环境里,功能测试的工站会对产品(比如手机产品)的初始状态进行分析,判断产品是否达到测试标准。目前产线上的工站主要是基于传感器感应判断治具是否就位,从而进行下一步测试。
利用传感器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传感器装置应用于工业场合,装置周围存在大量的电磁干扰信号,会使噪音等方面测试受到干扰,传感器的传输信号的效率降低。并且使用传感器感应装置探测产品测试的初始状态,增加了硬件设计的成本。此外,传感器感应后通过串口线向显示器发送信号,自身无法实现自发自收,在使用中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短接触发的测试装置及就位检测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短接触发的测试装置,以串口线发送与接收数据流代替传感器硬件对信号的传输,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和便捷度,降低外界电磁或噪音的干扰。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短接触发的测试装置,其包括第一基准件、活动设置的且在设定位置与所述第一基准件相贴合的第二基准件、一端连接上位机的信号数据线;所述信号数据线的另一端通过其自带的发送数据线、接收数据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准件、所述第二基准件电连接,且所述发送数据线与所述接收数据线在所述第一基准件与所述第二基准件贴合时发生短接,所述上位机中装载有当所述发送数据线与所述接收数据线发生短接则输出所述测试装置准备就位的判断结果的软件测试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上位机内置有当所述发送数据线与所述接收数据线发生短接时自动收发数字信号的软件测试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准件与所述第二基准件应用于测试治具上、或测试箱体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测试治具中,所述测试治具包括上治具与下治具,所述第一基准件设置在所述下治具上,所述第二基准件设置在所述上治具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测试箱体中,所述测试箱体包括测试箱主体与测试箱体门,所述第一基准件设置在所述测试箱主体上,所述第二基准件设置在所述测试箱体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准件上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发送数据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接线柱上;所述第二基准件上设置有第二接线柱,所述接收数据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接线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数据线的一端通过USB接口与所述上位机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就位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测试装置上设置第一基准件和第二基准件,所述第一基准件与所述第二基准件在测试装置准备就位时能够相互贴合并电性导通;
S2)提供一根信号数据线,所述信号数据线具有发送数据线和接收数据线,所述信号数据线的一端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连接,所述信号数据线的另一端裸露出所述发送数据线和所述接收数据线,所述发送数据线和所述接收数据线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基准件电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基准件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立臻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