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救护车上的快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5957.0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欢 |
主分类号: | A61G3/00 | 分类号: | A61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救护 车上 拆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救护车上的快拆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救护车上的快拆装置,包括床板,挡板后壁呈上下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拉伸弹簧,床板底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边板,边板底面呈线性等间距固设有多个固定板,固定板外侧方呈上下对称结构设有两个连杆,两个连杆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A,竖槽内壁相对于滑块的位置开设有滑槽,套杆内侧端中部插接有延长杆,延长杆内壁外侧端嵌设有弹簧扣,套杆内壁内侧端相对于弹簧扣的位置贯穿开设有圆槽,两个横杆之间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收缩组件。本发明收缩后的体积足够小巧,能适应患者较多时的情况进行快拆和收纳,更加贴合救护车的急救属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救护车上的快拆装置。
背景技术
救护车是医疗行业中常用的运输载具,其多用于急病患者急救运输工作,偶尔也会在紧急事故发生时对事故中产生的患者进行转移,在救助运输患者的过程中,若患者因疾病或事故原因而失去行动能力的情况下,便需要使用到临时病床,可为此而在救护车后厢内设置固定的临时病床则会极大的占用后厢的空间,使得救护车后厢的承载量受到极大的限制,当救护车被分配至紧急事故现场进行轻微伤患者的集体运输时,救护车的后厢便会因为病床的设置而无法装载过多的患者,这将极大地浪费救护车公共资源,且不利于紧急事故现场的快速救援。
现有专利技术CN211187855U通过电机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涡轮和蜗杆正转或反转驱使剪叉式升降架上升和下降,以此实现病床的升降的目的,但由于剪叉式升降架支撑受力点会随着支撑高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医护人或病患在病床用力时,容易引起病床的侧翻,病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欠佳,会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而且由于可移动底盘和床板的长度和宽度相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绊倒医护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救护车上的快拆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救护车上的快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救护车上的快拆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顶面后侧固设有橡胶枕头,所述橡胶枕头后壁右端贯穿设有入气管,所述入气管内侧前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后壁呈上下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拉伸弹簧,所述床板底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个边板,所述边板底面呈线性等间距固设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侧方呈上下对称结构设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A,两个所述连杆外侧端之间设有卡环,所述卡环内侧端下部与位于下侧的所述连杆外侧端上部均固设有限位板,所述边板外侧方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横杆,所述横杆内壁相对于卡环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固设有卡柱,所述横杆底面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支柱,所述支柱内侧壁中部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下部通过铰接座铰接有套杆,所述铰接座外侧壁固设有滑块,所述竖槽内壁相对于滑块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套杆内侧端中部插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内壁外侧端嵌设有弹簧扣,所述套杆内壁内侧端相对于弹簧扣的位置贯穿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横杆之间呈对称结构设有两个收缩组件。
优选地,所述橡胶枕头为空心结构,所述挡板外壁与入气管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拉伸弹簧外侧端与入气管内壁连接固定,所述边板由橡胶制成,位于上侧的所述连杆内侧端与固定板外侧壁上端连接固定,位于下侧的所述连杆内侧端与固定板外侧壁下端铰接,两个所述连杆呈外侧端大内侧端小的八字型结构设置,所述卡环为半圆环结构,所述卡环上侧端部与位于上侧的所述连杆外侧端连接固定,两个所述限位板紧密贴合。
优选地,两个所述横杆内侧端上部相互铰接,所述支柱顶面内侧端与横杆底面内侧部铰接,所述卡柱与卡环内部卡接配合,所述铰接座外壁与竖槽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滑块与滑槽均为T型结构,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延长杆与套杆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弹簧扣为半球体结构,所述弹簧扣端部穿过圆槽延伸至外部并与圆槽卡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欢,未经王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