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5868.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卜乐平;李超;李宁;周艳;朱宁;徐旷宇;向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G01K19/00;G01R35/04;G01R35/00;G07F13/00;G07F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曾利平 |
地址: | 41001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校准装置及方法,采用标准信号发生模块来模拟水电气热表中机械读数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采用信号处理模块来模拟水电气热表的电路主板,或者直接采用对应的水电气热表的电路主板来实现对电信号的处理,即采用标准信号发生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来模拟户用水表、电表、燃气表和热量表;通过向被校准收费管理系统发送处理结果并接收该系统反馈的根据处理结果得到的累计用量和累计金额等数据和相关功能实现对该系统的校准。由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规格的表计已与相应的收费管理系统建立了通讯协议,在校准时,直接采用水电气热表的电路主板,与实际使用的表计无差异,无需再重新编写通讯协议,大幅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校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量器具校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电气热收费管理系统校准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户用水表、电表、燃气表和热量表(以下简称:水电气热表)是国家重点管理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主要用于千家万户水、电、气、热的计量与贸易交接,涉及的结算用户数量和金额十分巨大。因此,保证民生计量的准确、公平、公正,既是保障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水电气热表由以前的人工抄表演变为现在的自动数据采集方式,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其中无线表计在物联网、5G等技术支持下得到了大面积、快速地应用,使用量快速攀升。无线远传抄表系统(以下称:系统)完全取代了人工抄表和付费,手机APP能实时查看用量、扣费和预付费余额,可一键完成充值,实现了抄表不入户、收费不扰民、缴费不出门。
该类系统应用了计量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无线远传表、采集终端、集中控制器、传输网络和抄表管理中心集成为一个系统。它可对系统内所有用户进行远程抄表、信息查询、信息提示、信息处理及控制,利用管理软件完成计费结算、数据存储等一系列工作。
根据我国《计量法》的要求,水电气热表须检定合格之后才能安装使用。但水电气热运营企业使用的收费管理系统并没有相关的政策或标准来要求进行检测或认证。目前收费管理系统的检测、校准或认证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在测试前,首先需要选定参与测试的表计,并人工记录表计在测试开始前的基本数据,以及收费管理系统的参数,包括累计用量、单价、总价等;在测试过程中,仍需分别派人员在多个参测表计安装现场、收费管理系统现场记录过程数据;最后再进行数据的汇总、计算、比较,整个测试的工程量、人工用量极大,且效率很低;采用人工统计、计算的方式还会引入误差,影响最终测试结果。
随着用户自我维权意识的觉醒、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及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公用事业运营企业的收费管理系统进行测评、验证、校准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校准装置及方法,应用于水电气热收费管理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人工来进行收费管理系统的检测、校准或认证导致工作量大、效率低以及存在检测误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校准装置,应用于供水、供电、供气或供热的收费管理系统的校准,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设置不同型号水表、电表、燃气表和热量表对应的测试参数、以及输入校准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不同型号水表、电表、燃气表和热量表对应的测试参数;
主控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所述校准信息以及所述校准信息对应的测试参数向标准信号发生模块发出控制指令;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参数计算表计的实际总用量和实际总金额;以及用于比较实际总用量与累计用量、实际总金额与累计金额,实现系统的检测或校准;
标准信号发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相应的标准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标准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并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给该收费管理系统;以及用于接收该收费管理系统反馈的累计用量和累计金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未经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8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