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5811.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翔;曹则奇;王中平;张少华;朱正峰;俞伟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王曦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 沉渣 厚度 精确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配重部和中空管,中空管底部打磨锋利以便于穿入沉渣中,在所述中空管内贴合的设置有匹配的指示盘,且所述中空管内腔可贴壁收纳泥浆沉渣用于顶起指示盘,在所述中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直的开口,以平衡中空管内泥渣压力。本发明的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准确测量桩基沉渣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基础工程,而桩基浇筑前需要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底部沉渣,以保证桩基的桩端承载力。孔底沉淀厚度对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沉渣过厚不仅会造成桩基承载力不足,还会造成建筑物过大沉降。
目前通常靠测绳与监理、施工人员的经验获得沉渣厚度。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通过人工手持测量绳配合重物将测量绳坠入钻孔内,通过观察测绳读数来判断沉渣厚度,由于孔径的不同,测量位置也有所不同,人工在测量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可精确定量沉渣深度,且便于后期读数测定。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配重部和中空管,中空管底部打磨锋利以便于穿入沉渣中,在所述中空管内贴合的设置有匹配的指示盘,且所述中空管内腔可贴壁收纳泥浆沉渣用于顶起指示盘,在所述中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竖直的开口,以平衡中空管内泥渣压力。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空管内腔下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搭接台。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台的内径要小于所述指示盘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内壁为粗糙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指示盘上开设贯通的平衡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搭接台上设置有凹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配重部上固定起吊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空管侧壁外侧设置刻度。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搭接台,使得部分泥渣可停留在中空管内,保持顶起指示盘;通过设置开口,可使得指示盘不因中空管内纳入泥渣后,使得泥渣与中空管内壁挤压,使得过渡顶起;指示盘设置凹口,可使得泥渣贴合存留在中空管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钻孔灌注桩沉渣厚度精确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改进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配重部;2-中空管;21-开口;22-搭接台;221-凹口;3-指示盘;31-平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开孔作用,防止圆管向内沉渣内挤压时,造成管内砂砾在外力作用下挤压造成堆积,使得砂砾的深度大于实际深度,而设置排渣孔及平口,则可平衡沉渣压力,使得其在管内自然堆积,堆积的高度也更接近实际的沉渣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