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稳态减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95291.9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郭翔鹰;朱雨男;吴放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1/12 | 分类号: | F16F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睿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25 | 代理人: | 邓大为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稳态 减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稳态减振器,包括双稳态板和上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两片C形钢片交叉焊接而成,双稳态板的四角连接在上支撑架上,所述双稳态板的中心设置有立柱和下底座,立柱与所述下底座连接在一起并将双稳态板夹紧,下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抵接在下底座和所述上支撑架的相对面上;立柱与下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导向杆上下移动用的中心孔。本发明布局紧凑,结构简单,连接方式主要以焊接为主,这极大地增加了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同时也减轻了质量,双重减振效果好,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稳态减振器。
背景技术
在工程应用中,由于受到冲击,各元件容易因此产生振动,为了改善车床亦或是其他工程机械工作的平顺性,防止因振动或是共振导致机械损伤,振动元件与机械底座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现有的机械结构中的减振器多为液力减振器或是弹簧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当机架和振动元件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运动,减振器内的油液便会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孔隙流入到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现有的减振器的减振能力不强,减振的效果较差,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油液会有所消耗,油液消耗后再使用会造成减振的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稳态减振器,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列出的液压减振机构随着油液损耗导致减振效果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双稳态减振器,包括双稳态板和上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通过两片C形钢片交叉焊接而成,所述双稳态板的四角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架上,所述双稳态板的中心设置有立柱和下底座,所述立柱与所述下底座连接在一起并将所述双稳态板夹紧,所述下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抵接在所述下底座和所述上支撑架的相对面上;所述立柱与所述下底座的中心设置有所述导向杆上下移动用的中心孔。
优选的,所述C形钢片交叉呈十字形布置,所述C形钢片交叉处设置为上支撑架焊接点,所述C形钢片的开口端内侧面上设置有上支撑架卡槽,所述槽口的外侧边上设置有上支撑架螺孔,所述双稳态板的四角嵌入到所述上支撑架卡槽内后,通过螺钉旋紧在所述上支撑架螺孔锁紧定位。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面为立柱上接触表面,立柱的中心设置有第一中心孔,立柱的底面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下底座的顶面上设置有螺纹连接柱,所述下底座的中心设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螺纹连接柱与所述螺纹连接孔相匹配,所述导向杆贯穿安装在所述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内,所述导向杆的底端与所述C形钢片交叉处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架的交叉处设置有连接件,且所述连接件与上支撑架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双稳态板为多层锰钢合金板经过热处理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工程用智能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教学试验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