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4923.X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徐助要;周云花;但家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中晟环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C21B13/00;C22B1/24;C22B1/248;C22B7/04;C22B19/20;C22B19/30;C22B3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 渣脱砷 还原 焙烧 一体化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机(1),所述提升机(1)一侧设有进料仓(2),所述进料仓(2)底部通过进料螺旋输送机(3)与微波还原焙烧炉(4)的进料口(401)连接,所述微波还原焙烧炉(4)的进碳口(407)与进碳螺旋输送机(5)连接,所述微波还原焙烧炉(4)的底端与水冷螺旋出料机(6)连接;
所述微波还原焙烧炉(4)包括微波卧式加热炉(403),所述微波卧式加热炉(403)的尾端底部通过伸缩节一(412)与微波竖式加热炉(411)的顶端连接,所述微波竖式加热炉(411)的下部设有冷却段(415),所述冷却段(415)的底端通过伸缩节二(416)与所述水冷螺旋出料机(6)连接;
所述微波卧式加热炉(403)的前端顶部依次设有进料口(401)、排气口一(402),所述微波卧式加热炉(403)的尾端顶部依次设有进碳口(407)、排气口二(408),所述微波卧式加热炉(403)的顶部中央设有进气口(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卧式加热炉(403)内设有横炉管(405),所述横炉管(405)内安装有桨叶式螺旋轴(40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波竖式加热炉(411)内设有竖炉管(410),所述竖炉管(410)内吊装有竖式搅拌轴(4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卧式加热炉(403)的底部与机架一(413)固定连接,所述微波竖式加热炉(411)的下部与机架二(414)固定连接。
5.采用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进行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取细磨焦粉、沸腾炉出来的硫酸渣、胶粘剂及粗焦粒备用;
B.配料:以硫酸渣干量重量为100份计,外配细磨焦粉9~11份、胶粘剂2.5~3份、粗焦粒10~15份,粗焦粒用于进碳螺旋输送机向微波竖式加热炉加碳;
C.强力混合:按重量份计,将硫酸渣100份、细磨焦粉9~11份、胶粘剂2.5~3份加水混合;
D.压球:将混合料压成球料,球料大小为15~20mm;
E.烘干:将球料烘干至水分含量在1%以下;
F.还原焙烧:球料进入微波卧式加热炉,加热至700~900℃,反应20~30min以脱除硫酸渣中的砷;球料继续进入微波竖式加热炉,并另加粗焦粒10~15份,升温至1000℃~1100℃,反应60~90min以脱除硫酸渣中的锌,同时铁氧化物还原生成海绵铁;
G.冷却:球料经微波还原焙烧炉中的冷却段冷却后再经水冷螺旋出料机冷却至100℃以下;
H.磁选:冷却后的硫酸渣经磁选机磁选,非磁性物料返料回用,磁性海绵铁可作为炼钢或炼铁的原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细磨焦粉粒度-200目,胶粘剂为HJ-6铁矿粉胶粘剂,粗焦粒的粒度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硫酸渣、细磨焦粉、胶粘剂三者混合时先干料完全混匀,再添加雾化水确保水分均匀分散,物料不成团不成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球的质量要求半米落下强度大于3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微波卧式加热炉中以弱还原气氛还原砷,微波竖式加热炉中以强还原气氛还原锌和铁。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硫酸渣脱砷、脱锌及还原焙烧一体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磁选后的非磁性物料返回到进碳螺旋输送机再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中晟环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中晟环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9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