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传输的温感火灾探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4673.X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钟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成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06 | 分类号: | G08B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北路6***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传输 火灾 探测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传输的温感火灾探测器,包括底板和外壳体,底板为一块圆形平板,且其板体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底板为通过固定螺丝定位固定在建筑体的顶面上,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模块、温度感应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传送单元,底板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连接座,连接座为一根圆管结构;通过设置由底板、外壳体、电源模块、温度感应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传送单元组合构成的温感火灾探测器,从而通过信号传送单元与电源模块的设置,从而避免温感火灾探测器在安装时需要另外布线的麻烦,并且电源模块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火灾发生导致外部供电失效而导致温感火灾探测器无法正常报警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感火灾探测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传输的温感火灾探测器。
背景技术
感温火灾探测器(简称温感)主要是利用热敏元件来探测火灾的。在火灾初始阶段,一方面有大量烟雾产生,另一方面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周围环境温度急剧上升。探测器中的热敏元件发生物理变化,响应异常温度、温度速率、温差,从而将温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进行报警处理。
感温火灾探测器一般由感温元件、电路与报警器三大部分组成。以感温元件不同分为定温式、差动式、定温差动式感温火灾报警器三种类型,感温面积一般为30~40平方米;感温火灾探测器是应用较普遍的火灾探测器之一,非常适用于一些产生大量的热量而无烟或产生少量烟的火灾,以及在正常情况下粉尘多、湿度大、有烟和水蒸气滞留,而不适合用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场所;而传统的感温火灾探测器在安装时需要布线,从而导致其安装过程都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传输的温感火灾探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传输的温感火灾探测器,包括底板和外壳体,所述底板为一块圆形平板,且其板体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底板为通过固定螺丝定位固定在建筑体的顶面上,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模块、温度感应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和信号传送单元,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一根圆管结构,且其管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定位槽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为环形槽口,所述安装槽、定位槽为成组设置,且安装槽之间的连接线与定位槽之间的连接线呈十字形进行排布,所述外壳体为一个壳体结构,且其壳体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杆,其连接杆的最上端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卡块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开设有圆槽口,且其圆槽口之中设置有支撑件。
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单元、信号处理单元、信号传送单元均与电源模块进行电连接,且温度感应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电信号连接,且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传送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进行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为耐高温锂电池。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由第一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外支撑弹簧和内支撑弹簧,所述第二导向管为活动设置在第一导向管的内腔之中,且第一导向管的下端连接有下位连接板,且第二导向管的上端连接有上位连接板,且外支撑弹簧为活动套设在第一导向管和第二导向管上,且内支撑弹簧为活动设置在第一导向管和第二导向管的内腔之中,且外支撑弹簧和内支撑弹簧的两端均分别与下位连接板、上位连接板相连接,且上位连接板为固定胶接在连接杆上圆槽口的槽底。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和定位槽的槽口截面尺寸相吻合,且安装槽和定位槽之间为通过连接槽进行连接,所述安装槽的下端为完全贯穿连接座进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块结构共对称设置有一组,且卡块结构的截面尺寸与安装槽的截面尺寸相吻合,且卡块结构的厚度值与定位槽的槽口深度值相吻合,且定位槽的槽口深度与连接槽的槽口深度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卡块结构在卡合在定位槽之中时,其支撑件上外支撑弹簧和内支撑弹簧位处于被压缩状态,且此时下位连接板为抵在底板上进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成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成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