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二极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4041.3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5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周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9/861;H02S40/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马德龙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接线 模块 二极管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二极管,具体包括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二极管芯片和封装体;所述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的两端均分别为接线端和芯片端,所述二极管芯片的正极端与正极端子的芯片端连接固定,负极端通过跳线与负极端子的芯片端连接,正极端子的芯片端、负极端子的芯片端及二极管芯片均封装于所述封装体内;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的接线端设有供汇流条穿过的汇流条通孔;所述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的接线端均设有用于与电缆连接的接线部及用于与汇流条焊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汇流条通孔的旁侧,焊接部的一端与接线端一体连接,另一端呈翘起状态;所述接线端的侧部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至少有部分延伸至汇流条通孔的旁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二极管。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号为201920813832.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包括封装体、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二极管芯片,所述正极端子的右端部设有正极接线鼻、左部设有右条形孔,负极端子的左端部设有负极接线鼻、右部设有左条形孔;所述二极管芯片焊接固定于该正极端子上且位于该右条形孔的左方,该二极管芯片的一极电连接该正极端子、另一极通过跳线连接该负极端子;所述封装体包括底盒和上盖,该底盒和该上盖均呈“工”字形从而该底盒和该上盖的右侧均具有右缺口区、左侧均具有左缺口区;以及,该正极端子的左部、该负极端子的右部、该二极管芯片均封装在该封装体内,且该右条形孔位于该右缺口区内,该左条形孔位于该左缺口区内。优点是:体积小巧、成本较低、品质较佳。
上述专利中的模块二极管在与太阳能电池的汇流条焊接时,由于焊接位置处于端子处的水平位置,无法用电阻焊的两个电极将此处与汇流条夹紧焊接,因此只能利用铬铁加锡丝的方式将汇流条焊接在端子处,不仅焊接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焊接的质量,容易存在虚焊、空焊等失效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二极管,该模块二极管结构强度高,并且可以很方便地与汇流条焊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接线盒的模块二极管包括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二极管芯片和封装体;所述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的两端均分别为接线端和芯片端,所述二极管芯片的正极端与正极端子的芯片端连接固定,负极端通过跳线与负极端子的芯片端连接,正极端子的芯片端、负极端子的芯片端及二极管芯片均封装于所述封装体内;所述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的接线端设有供汇流条穿过的汇流条通孔;关键在于,所述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的接线端均设有用于与电缆连接的接线部及用于与汇流条焊接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位于汇流条通孔的旁侧,焊接部的一端与接线端一体连接,另一端呈翘起状态;所述接线端的侧部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至少有部分延伸至汇流条通孔的旁侧。
由于焊接部的一端呈翘起状态而不在模块二极管所在平面上,因此上述焊接部在与汇流条焊接时,可以将汇流条穿过汇流条通孔,并贴近于焊接部,然后利用电阻焊的两个电极将焊接部与汇流条夹紧,电阻焊的两个电极通电后,电流流经焊接部与汇流条,产生的电阻热效应将焊接部与汇流条加热并形成金属结合。相比于传统的铬铁加锡丝的焊接方式,通过电阻焊来焊接焊接部与汇流条,具有效率高、焊接效果好的优点。上述翻边在不改变模块二极管整体投影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散热面积,可以在焊接汇流条时迅速分散热量,避免造成二极管芯片处热量集中而温度过高,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汇流条通孔处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及翻边均垂直于接线部,所述焊接部与翻边的延伸方向相反,这样在焊接时,电阻焊的两个电极的移动控制更为简单,只需要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即可,无需调整两个电极的角度,因此焊接更为方便,而且翻边也不会阻碍焊接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翻边与焊接部相互垂直,以提高模块二极管的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汇流条通孔及焊接部位于所在端子的芯片端与接线部之间,这样汇流条不会与电缆发生干涉,方便电缆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晶科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模顶出驱动结构
- 下一篇:提高牵引供电网电流正弦度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