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快速斜坡模式LFMCW车载雷达测距测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4032.4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邹林;张美茹;叶凌溯;王雨正;钱璐;汪学刚;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58 | 分类号: | G01S13/58;G01S13/60;G01S13/931;G01S7/35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陈一鑫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快速 斜坡 模式 lfmcw 车载 雷达 测距 测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快速斜坡模式LFMCW车载雷达测距测速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将接收信号回波与本振信号,即发射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模拟差拍基带信号,忽略回波相对于发射信号的相位变化;假设发射信号中心频率为f0,光速为c,一个斜坡时长为Tc,调频斜率为k,一帧内共NV个斜坡,一个斜坡的采样点数NR=fs*Tc,即最大可测距离最大可测速度其中表示发射信号波长;第n个斜坡的目标回波其中多普勒频率v0表示目标速度;Rn表示目标相对于第n个斜坡的距离,且Rn=R0-v0*nTc,R0表示目标相对于第一个斜坡的距离,距离频率fRn=-kτn;
步骤2:将模拟差拍基带信号通过采样频率为fs的低速ADC,输出采样的数字差拍基带信号;
步骤3:对步骤2的数字差拍基带信号进行2D-FFT处理,得到距离-多普勒谱,可将其量化为二维数据,行表示距离维,列表示速度维;
步骤4:根据距离-多普勒图,对结果进行移频,将目标所在的距离或速度频率搬移到频率为零处;假设2D-FFT频谱的距离、速度峰值频率分别为Rf,Vf,则距离移频项Rmove=exp(-j2πnRf/fs),速度移频项Vmove=exp(-j2πVf/fs);
若只在距离维对数据降采样,即一个斜坡的数据量减小,但一帧的斜坡数不变;按距离维将FFT数据与距离移频项对应相乘,此时目标的距离频率移到零频处,多普勒频率不变;
若同时对距离维与速度维数据降采样,即一个斜坡的数据量减小,同时一帧的斜坡数也减少;按距离维将FFT数据与距离移频项相乘,再按速度维将FFT数据与速度移频项相乘,此时目标的距离频率和多普勒频率均被移到零频处;
步骤5:为得到零频部分的细化频谱,可重新低速抽样,为使抽样后不发生频谱混叠,需在抽样前进行低通滤波;设置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为fs/D,其中D为正整数,表示采样比;若只在距离维对数据降采样,按距离维对移频后的数据做低通滤波;若同时对距离维与速度维数据降采样,按距离速度二维对移频后的数据做二维低通滤波;移频信号经低通滤波后得到目标所在频率附近频段的信息,将低速采样的采样频率设为fs/D,则可得到数据量减小为原1/D或1/D2的测量信号;
步骤6:对上述低速采样信号进行基于压缩感知的距离速度二维信号处理;首先设计感知矩阵,令CS模型中距离轴划分点数为M,CS模型中速度轴划分点数为L,则距离轴中第m个距离网格点其中m=1,2,...,M,速度轴中第l个速度网格点其中l=1,2,...,L;(NV'*NR')*(M*L)维感知矩阵A的第p行第q列元素其中τ表示距离延时,为M维向量,第m个元素a1=(p-1)modNR'+1,表示原低速采样频率下的距离维索引;a2=(q-1)modM+1,表示本模型距离维索引;b1=floor((p-1)/NR')+1,表示原低速采样频率下的速度维索引;b2=floor((q-1)/M)+1,表示本模型速度维索引;df表示差拍频率,为L*M维矩阵,第l行第m列元素df(l,m)=fv(l)-fR(m),其中fR表示距离频率,为M维向量,第m个元素fR(m)=-k*τ(m);fv表示多普勒频率,为L维向量,第l个元素若只在距离维对数据降采样,上述的Vmax'=Vmax,NV'=NV;若同时对距离维与速度维数据降采样,上述的
定义距离网格数与实际距离维采样点数的比值,即距离压缩比为σ;在仅基于CS的信号处理方法中,感知矩阵为(NV*NR)*(σNV*σNR)维,测量信号为1*(NV*NR)维;若只在距离维对数据降采样,感知矩阵为(NV*NR/D)*(σNV*σNR/D)维,减小为原来的1/D2,测量信号为1*(NV*NR/D)维,减小为原来的1/D;若同时对距离维与速度维数据降采样,感知矩阵为(NV/D*NR/D)*(σNV/D*σNR/D)维,减小为原来的1/D4,测量信号为1*(NV/D*NR/D)维,减小为原来的1/D2;
步骤7:将步骤6输出的感知矩阵与步骤5输出的测量信号输入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重构系统;
步骤8:根据正交匹配追踪重构系统输出的稀疏信号s的非零值索引估计目标的距离、速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0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