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报警监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3963.2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谢爱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鱼得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22;G06K17/0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区域 报警 监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报警监管系统,包括:射频信号接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及报警模块,所述射频信号接收模块,通过射频信号接收器接收指定区域人员身份牌内射频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识别出该射频信号绑定的员工信息;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指定区域内人员进行图像信息采集;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区域内是否出现违规情况按指定规则对各区域进行分级报警。本发明通过接收射频信号及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这两种方式,对人员身份进行确认,识别效果更好,能够精准锁定人员的身份,并根据不同违规情况采用分级报警的模式,能够快速锁定报警源头,实现对安保人员的合理分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区域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报警监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工厂主们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防止外来人员私自进入厂区进行窃密及对自身员工是否违法乱纪进行监督,通常,工厂主们会雇佣人员通过摄像头对厂区各区域的画面进行监督,但是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起到的监督效果并不是很好。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需要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报警监管系统及方法,通过接收射频信号及对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这两种方式,对人员身份进行确认,人脸识别从多因素综合考虑进行识别,识别效果更好,精度更高,同时加上射频信号的双重校验,能够快速、精准锁定人员的身份,并根据不同违规情况采用分级报警的模式,能够快速锁定报警源头,根据级别不同,实现对安保人员的合理分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报警监管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报警监管系统,包括:射频信号接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及报警模块,
所述射频信号接收模块,通过射频信号接收器接收指定区域人员身份牌内射频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识别出该射频信号绑定的员工信息;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指定区域内人员进行图像信息采集;
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对图像采集模块传递的图像进行灰度处理,通过头部与背景的灰度差异,筛选出人员头部轮廓,进而提取出原图像的头部图像,然后通过人脸识别提取出头部图像中痣的位置及各面部特征点,通过与射频信号接收模块传递的员工人脸信息或厂内所有员工的人脸信息进行对比,进而确认人员身份;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根据区域内是否出现违规情况按指定规则对各区域进行分级报警;
所述同一区域内,射频信号接收模块识别出的员工信息与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共同传递给人脸识别模块。
本发明通过各个模块的协同合作,共同实现区域报警的功能,射频信号接收模块通过采集的射频信号识别出该射频信号绑定的员工信息,图像采集模块主要是通过摄像头对区域内拍摄的画面进行采集,人脸识别模块主要是对摄像头采集的画面进行处理,进而判断出画面中所出现人员的身份,报警模块则是根据射频信号接收模块及人脸识别模块的结果判断是否报警及如何报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区域报警监管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射频信号接收模块中,通过射频信号接收器接收指定区域人员身份牌内射频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并识别出该射频信号绑定的员工信息;
S2、在图像采集模块中,通过高清摄像头对指定区域内人员进行图像信息采集;
S3、同一区域内,射频信号接收模块识别出的员工信息与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共同传递给人脸识别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鱼得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鱼得水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