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味葵花籽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3838.1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伟;郑竟成;田华;雷芬芬;何东平;李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9/04;C12P21/06;C12P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沈雄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味 葵花籽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味葵花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称取葵花籽原料,粉碎后与Tris‑HCl缓冲液混合,加入风味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组成的复合蛋白酶,混匀后置于50℃恒温水浴酶解12 h,离心取上清液,即为葵花籽蛋白酶解液;步骤二、称取葵花籽原料,粉碎后加入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再加入果胶酶,混匀后置于45℃恒温水浴酶解3 h,离心取上清液,即为葵花籽多糖酶解液;步骤三、将葵花籽蛋白酶解液、葵花籽仁多糖酶解液、葵花籽油,混合后置于恒温油浴锅中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过滤得到风味葵花籽油。本发明制得的葵花籽油风味佳、品质好,且工艺安全,制备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味葵花籽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向日葵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在各类土壤中均可以生长,具备较强的耐盐碱性、抗旱性等,生命力顽强,因此可以在各个地区种植。我国向日葵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及东北地区。葵花籽是向日葵的果实,又称葵瓜子,有黑色、白色、褐色,大部份种子都是多色于一体。葵花籽可以食用,也可来榨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葵花籽油富含甾醇、维生素、亚油酸等多种对人类有益的物质,其中天然维生素E含量在所有主要植物油中含量最高;脂肪酸组成非常均衡,为亚油酸含量61.97%、油酸含量25.63%、棕榈酸5.71%、硬脂酸4.07%、亚麻酸0.73%。葵花籽油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且,葵花籽油清淡透明、烹饪时可以保留天然食品风味,它的烟点也很高,可以免除油烟对人体的危害。葵花籽油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含量比花生油、麻油和豆油都多。因此,它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浓度,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疾病的发生,非常适合高血压患者和中老年人食用。由于葵花籽油富含营养,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因此被誉为“高级营养油”,最近几年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大受青睐。浓香葵花籽油更是香气浓郁,风味独特,深受国内消费者的欢迎。
美拉德反应亦称非酶棕色化反应,是改善食品色泽和加强食品香味的重要途径。美拉德反应指的是含游离氨基的化合物和还原糖或羰基化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的聚合、缩合等反应,经过复杂的过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被称为羰胺反应。美拉德反应大致可以分为初级反应阶段、中级反应阶段和最终反应阶段3个反应阶段,在初级反应阶段中主要反应物为还原糖与氨基酸。因此,使用美拉德生香原理来制备浓香葵花籽油,相比普通一级葵花籽油,具有更好的香味品质。
目前基于美拉德生香原料制备风味葵花籽油主要是采用外源性添加糖来进行制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食品污染风险。综上,有必要研究一种安全卫生的风味葵花籽油制备方法,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风味葵花籽油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味葵花籽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葵花籽内源性还原糖作为美拉德反应的底物制备风味葵花籽油,采用二次酶解的方式产生的底物同根同源,卫生环保,该方法工艺安全,制备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味葵花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葵花籽原料,将称取的葵花籽原料粉碎后按照料液比为1:10的比例加入pH 8.5的Tris-HCl缓冲液,混合均匀,之后加入复合蛋白酶,继续混合并将混合液在恒温水浴下酶解处理,酶解结束后在9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处理10-20min,取上清液,得到葵花籽蛋白酶解液;
(2)称取葵花籽原料,将称取的葵花籽原料粉碎后按照料液比为1:10的比例加入pH为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混合均匀后加入果胶酶,最后将制得的混合液在恒温水浴条件下酶解处理,之后在9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20min,取上清液,制得葵花籽多糖酶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部署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热敏标签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