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93787.2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9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圆圆;戴中颖;刘新国;张晖;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6T7/187 | 分类号: | G06T7/187;G06T7/136;G06T7/194;G06N3/0464;G06N3/08;G06V10/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悦 |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网络 模型 生成 大体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获得的4D-CT图像勾画所有呼吸时相上的肿瘤靶区轮廓;
S2生成代表内大体靶区的二值图像;
所述步骤S2中生成所述内大体靶区的二值图像的方法为:
S2.1将所述肿瘤靶区轮廓点的坐标转换到像素坐标系;
S2.2在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基于所述轮廓点生成二值图像矩阵;
S2.3对所有呼吸时相的所述二值图像矩阵进行合并,得到代表内大体靶区数据的图像矩阵;
S2.4将代表内大体靶区的二值图像矩阵转换到患者坐标系中进行保存;
S3将所述4D-CT图像和所述二值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
S4将新患者的4D-CT图像带入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获得模型输出值;
S5对所述模型输出值进行连通区域处理,生成最终的内大体靶区数据;
所述连通区域处理的方法为:设定阈值,将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进行二值化处理生成二值图像,对所述二值图像进行组织形态学开运算,消除图像上的噪声,使狭窄的连接断开,然后进行连通区域处理,以分离小的假阳性区域,保留大的连通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勾画所有呼吸时相上的肿瘤靶区轮廓的方法为:由多个医生对同一患者肿瘤靶区轮廓进行勾画,然后将各个医生的勾画结果进行融合,保存各个勾画结果中相同的部分,对不相同的部分,通过讨论投票获得最终的大体靶区轮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值图像矩阵将位于内大体靶区轮廓内的像素点灰度值设为1,将位于所述内大体靶区轮廓外的像素点灰度值设为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所述4D-CT图像和二值图像在输入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前进行预处理,以加快训练速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包括标准化处理和裁剪处理。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所述4D-CT图像经过编码模块和解码模块,通过全卷积层输出分类结果,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每个体素属于靶区器官的概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损失函数为:
其中,V1代表神经网络预测得到的内大体靶区,V2代表通过医生手动勾画肿瘤靶区得到的内大体靶区,DSC是骰子相似系数。
8.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生成内大体靶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廓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4D-CT图像勾画所有呼吸时相上的肿瘤靶区轮廓;
二值化处理模块,用于生成代表内大体靶区的二值图像;
生成所述内大体靶区的二值图像的方法为:
S2.1将所述肿瘤靶区轮廓点的坐标转换到像素坐标系;
S2.2在所述像素坐标系中,基于所述轮廓点生成二值图像矩阵;
S2.3对所有呼吸时相的所述二值图像矩阵进行合并,得到代表内大体靶区数据的图像矩阵;
S2.4将代表内大体靶区的二值图像矩阵转换到患者坐标系中进行保存;
模型训练模块,用于将所述4D-CT图像和所述二值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
模型输出模块,用于将新患者的4D-CT图像带入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获得模型输出值;
连通区域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模型输出值进行连通区域处理,生成最终的内大体靶区数据;
所述连通区域处理的方法为:设定阈值,将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进行二值化处理生成二值图像,对所述二值图像进行组织形态学开运算,消除图像上的噪声,使狭窄的连接断开,然后进行连通区域处理,以分离小的假阳性区域,保留大的连通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7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率波数域高角度断裂提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下一篇:板材冲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