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涂层布料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3660.0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海光 |
主分类号: | D06M11/83 | 分类号: | D06M11/83;D06B3/18;D06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鲍敬 |
地址: | 200020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涂层 布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是指以一种纳米涂层布料生产工艺,制备步骤如下:1)制作针织布料,分析原材料成份,所述各成份的百分比、支数、F数及D数;2)选择合适的机器,确定针数及机台寸数;3)产前小样制作,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批量生产布料;4)使用工厂配料罐配置的微纳锌溶液;5)将配置好的微纳米锌溶液加入到生产设备料槽内;6)将步骤3生产布料通过生产设备料槽内浸轧过料;7)将步骤6浸轧过的布料送至烘干设备进行烘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是指以一种纳米涂层布料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一般面料的主要功能有: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风,保暖,从制作工艺上讲,防水透气面料的技术要求要比一般的防水面料高的多;同时从品质上来看,防水透气面料也具有其他防水面料所不具备的功能性特点,防水透气面料在加强布料气密性、水密性的同时,其独特的透汽性能,可使结构内部水汽迅速排出,避免结构孳生霉菌,并保持人体始终干爽,完美解决了透气与防风,防水,保暖等问题,是一种健康环保的新型面料,由于现在的耐磨防水透气布料成分不够合理,防水透气性能不好,不能抗菌,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抗菌的布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纳米涂层布料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香梨含片,制备步骤如下:
1)制作针织布料,分析原材料成份,所述各成份的百分比、支数、F数及D数;
2)选择合适的机器,确定针数及机台寸数;
3)产前小样制作,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批量生产布料;
4)使用工厂配料罐配置的微纳锌溶液;
5)将配置好的微纳米锌溶液加入到生产设备料槽内;
6)将步骤3生产布料通过生产设备料槽内浸轧过料;
7)将步骤6浸轧过的布料送至烘干设备进行烘干。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7浸轧过的布料带液率为75%-85%。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7烘干温度为100℃-1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纳米锌释放的锌离子可以强烈地吸引细菌体中蛋白酶上的巯基(-SH),迅速与其结合在一起,使蛋白酶丧失活性,导致细菌死亡,能有效抑制及杀灭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等,整体具有抗菌防臭、防静电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纳米涂层布料生产工艺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香梨含片,制备步骤如下:
1)制作针织布料,分析原材料成份,所述各成份的百分比、支数、F数及D数;
2)选择合适的机器,确定针数及机台寸数;
3)产前小样制作,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批量生产布料;
4)使用工厂配料罐配置的微纳锌溶液;
5)将配置好的微纳米锌溶液加入到生产设备料槽内;
6)将步骤3生产布料通过生产设备料槽内浸轧过料;
7)将步骤6浸轧过的布料送至烘干设备进行烘干。
优选地,所述步骤7浸轧过的布料带液率为75%-85%。
优选地,所述步骤7烘干温度为100℃-120℃。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海光,未经胡海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6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