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低共熔溶剂热法合成MOF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93514.8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5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渠凤丽;刘华伟;王纲;李奇;冯继凡;李进;李乃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B11/031 | 分类号: | C25B11/031;C25B11/052;C25B11/061;C25B11/091;C25B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牟京霞 |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低共熔 溶剂 合成 mof 反应 催化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低共熔溶剂热法合成MOF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的技术领域。一种用低共熔溶剂热法合成MOF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低共熔溶剂;(2)泡沫镍上制备Ni0.8V0.2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阵列;(3)制备Ni0.8V0.2‑MOF催化剂;其中,步骤(2)和步骤(3)的反应均是在低共熔溶剂中进行的。本发明采用了一种使用低共熔溶剂热法制备三维Ni0.8V0.2‑MOF的简便方法。从合成方法上,突破了传统水热法局限,使用低共熔溶剂作为合成介质,减小了化学污染,提高了反应物溶解度和反应效率;降低了反应蒸气压和反应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低共熔溶剂热法合成MOF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为阻碍发展的两大问题。因此,探索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至关重要。氢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有望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电解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理想的生产纯氢的途径。但电解水中的阳极反应,即析氧反应(OER),往往涉及多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步骤,导致反应速度非常缓慢,过电势很高。近年来贵金属催化剂(如IrO2和RuO2)应用最广,同时也是最先进的OER催化剂。然而,像钌、铂、铱等贵金属的稀缺性和高成本阻碍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开发高性能、稳定的OER电催化剂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发现,以前驱体转化得到的具有独特微观结构的MOF,其催化性能和稳定性优于直接合成。并且V元素已经在之前的报道中证明了良好的催化性能,因此本发明所设计的方法充分利用金属有机骨架(MOF)具有结构可调、孔隙率高、活性中心多等优点,通过前驱体转化得到了具有独特微观结构的MOF(NixV1-x-MOF),彻底打破其导电性差、易团聚等关键制约因素,提高MOF性能。
现有公开的技术中制备MOF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通常是使用水热法。水热法是以水为溶剂,对于某些在水中溶解度较低的反应物,起反应效果并不是很好。其次,是用水作溶剂,在高温反应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很高,这意味着反应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开发一种简单有效、高性能、稳定的制备方法未来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水热法制备MOF析氧反应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低共熔溶剂热法合成MOF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低共熔溶剂热法制备MOF析氧反应催化剂,采用了低共熔溶剂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水。以低共熔溶剂(DESs)作为合成介质,提高了反应物的溶解性和反应效率,降低了反应蒸气压和反应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低共熔溶剂热法合成MOF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低共熔溶剂;
(2)泡沫镍(NF)上制备Ni0.8V0.2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纳米阵列;
(3)制备Ni0.8V0.2-MOF催化剂;
其中,步骤(2)和步骤(3)的反应均是在低共熔溶剂中进行的。
优选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在烧杯中分别加入氢键给体和氢键受体,混合加热至40~80℃使其熔化成澄清透明液体形成低共熔溶剂;
(2)控温40-80℃,向低共熔溶剂中加入六水硝酸镍、偏钒酸铵和邻苯二甲酸,溶解后获得前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