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3111.3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4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波;李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郝雅洁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无机盐 相变 蓄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相变蓄冷剂的组分质量分数为:十水硫酸钠31%‑33%、十二水磷酸氢钠47%‑49%、氯化铵15%‑17%、成核剂1.6%‑2.4%、增稠剂0.8%‑2.4%,以及纳米二氧化钛0.8%。以十水硫酸钠、十二水磷酸氢钠为主要的能量存储剂,氯化铵为调整相变点的主要化学成分,成核剂降低蓄冷剂的过冷度,增稠剂避免蓄冷剂发生相分离,纳米二氧化钛增强蓄冷剂导热性能。所述相变蓄冷剂的相变温度为5.5‑6.3℃,过冷度为0.3‑1.2℃。相变潜热约为140kJ/kg,过冷度低,无相分离现象,导热性好,使用寿命长,制备过程简单,适用于建筑中央空调蓄冷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无机盐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峰谷用电量比高于发达国家,威胁电网的安全和稳定。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将占建筑物能源消耗的65%以上,夏季高峰期空调制冷能耗甚至占建筑总能耗的85%。夏季空调负荷主要集中于白天,夜间制冷需求量较低,利用相变材料蓄冷技术,在夜间负荷低谷点利用谷电价制冷并储存,在白天负荷高峰时段将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能够克服能源需求与供应之间的不匹配,节约空调运行费用,降低空调设备安装容量,促进电力负荷削峰填谷,是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无机盐是常见的蓄冷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食品储存、温室节能、太阳能储存等领域。相对于常规的水蓄冷、冰蓄冷等方式,无机盐相变材料具有一些自身性质上的优势,比如工作温度可选择范围宽泛、相变过程体积波动相对较小,以及较高的储能密度等。然而,大多数无机盐蓄冷材料存在过冷现象和相分离现象,导热率相对于蓄冷设备其他部分较低,以及由于多次热循环导致的相变材料热稳定性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无机盐蓄冷剂过冷度大、相分离严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剂,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
十水硫酸钠,31%-33%;
十二水磷酸氢钠,47%-49%;
氯化铵,15%-17%;
成核剂,1.6%-2.4%;
增稠剂,0.8%-2.4%;
纳米二氧化钛,0.8%。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所述成核剂为硼砂或氧化铝。
所述增稠剂为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丙烯酰胺。
所述相变蓄冷剂的相变温度为5.5-6.3℃,过冷度为0.3-1.2℃,相变潜热约为140kJ/kg。
一种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组分质量分数将十水硫酸钠、十二水磷酸氢钠、氯化铵、成核剂、纳米二氧化钛混合,放置在40℃热水中水浴加热至融化,并搅拌均匀;
步骤二:称量增稠剂加入步骤一中搅拌均匀的混合物中,充分搅拌使增稠剂溶胀,得到复合无机盐相变蓄冷剂,将蓄冷剂放入2℃的低温水浴中,逐渐冷却降温至凝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蓄冷剂过冷度较低,液态时呈凝胶状,无相分离现象,导热性能优于普通无机盐蓄冷剂,多次循环后热稳定性良好,使用寿命较长。本发明蓄冷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其相变温度5.5-6.3℃,过冷度0.3-1.2℃,相变潜热约为140kJ/kg,适用于建筑空调蓄冷领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