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液体电子照相印刷的图像转移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2803.6 | 申请日: | 201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M·桑德勒;P·内德林;S·利奥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印迪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G03G15/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亚峰 |
地址: | 荷兰阿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体 电子 照相 印刷 图像 转移 | ||
在一个示例中,用于将油墨图像从光电导体转移到印刷基底的系统包括:转移构件,其具有光吸收外表面以从所述光电导体接收液体LEP油墨图像并将熔化的墨粉层释放到印刷基底;以及激光源,其将携带所述液体油墨图像的表面的宽度暴露于输送足够的功率的光束以将所述液体油墨图像转变成熔化的墨粉层。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80074137.4、申请日为2015年3月6日、发明名称为“用于液体电子照相印刷的图像转移”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液体电子照相(LEP)印刷使用特殊种类的油墨来在纸和其它印刷基底上形成图像。LEP油墨包括分散在载体液体中的墨粉颗粒。相应地,LEP油墨有时被称为液体墨粉。在LEP印刷过程中,期望的印刷图像的静电图案形成在光电导体上。通过将LEP油墨的薄层涂敷到图案化的光电导体上来将该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油墨中的带电墨粉颗粒粘附到光电导体上的静电图案。液体油墨图像从光电导体被转移到中间转移构件(ITM),其被加热以将液体油墨转变成熔化的墨粉层,该熔化的墨粉层然后被压到印刷基底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现新ITM加热器的一个示例的LEP印刷机的方框图。
图2是实现诸如图1所示的加热器的ITM加热器的LEP印刷机的一个示例的更真实的表示。
图3和图4更详细示出图2的ITM加热器。
图5是示出例如可以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印刷机中实现的LEP印刷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6-图9示出使用来自图1的印刷引擎部件的在图5的流程图中的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10是示出具有用于加热LEP印刷机中的ITM的指令的处理器可读介质的一个示例的方框图。
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全部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HP商业和工业数字印刷机在热偏移转移过程中利用由Hewlett-Packard公司开发的和其它LEP油墨来在各种印刷基底上印刷高质量图像。在一个示例性LEP印刷过程中,从光电导体转移到中间构件(ITM)的油墨图像是大约5μm厚,有20%的墨粉,而从ITM转移到印刷基底的油墨图像是大约1μm厚和几乎100%的墨粉。通过加热ITM以升高油墨的温度直到墨粉颗粒发生相变并且载体蒸发,将液体油墨转变成墨粉的有粘性的层,来实现该厚度和浓度的变化。在该转变的状态中,墨粉层一经接触就立即粘附到印刷基底。
红外灯通常用于从内部和外部加热ITM以将ITM维持在期望转变温度。目前,ITM上的油墨转变过程花费数百毫秒,并且它的环境吸收大量的热,阻止较快的印刷并引起明显的热损耗。
已发现,与当前转移过程比较,在环境温度下将液体油墨图像转移到未加热的ITM并接着沿着窄带快速升高ITM的温度根据需要转变油墨,并且允许油墨转变非常快地且以小得多的热损耗发生。相应地,为了ITM的快速且聚焦的加热,已经开发了新的ITM转移系统和过程。在一个示例中,激光器的阵列被布置成利用足够的功率越过携带液体油墨图像的ITM的表面引导激光束以通过消除大部分液体载体并熔化墨粉来几乎即时地将液体油墨从单独的墨粉颗粒的悬浮液转变成薄的熔化的墨粉层。例如,可以预期,与在当前转移过程中的300ms或更多时间比较,激光束(均具有至少5mJ/mm2的能量密度)将足以使很多LEP印刷应用在少于20ms内完成转变。
在新LEP印刷过程的一个示例中,在光电导体上显影的有油墨的图像被转移到ITM的未加热部分。携带有油墨的图像的ITM在少于10ms内从通常20℃到30℃的环境温度被快速加热到一般180℃到220℃的峰值温度,以将有油墨的图像转变为主要包含墨粉(几乎没有液体载体)的薄的熔化的墨粉层。该层然后被释放到印刷基底。“未加热的”在该上下文中意味着不主动被加热。ITM可以保持热量,并且因此ITM的未加热部分的环境温度可以比周围操作环境更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印迪格公司,未经惠普印迪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