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2500.4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6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树成;杨小康;孙嘉琦;赵洪林;邵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8/04223 | 分类号: | H01M8/04223;H01M8/04291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张玉莹;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活化 方法 | ||
1.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燃料电池置于测试平台上,检查燃料电池气密性,设置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温度范围为60-80℃;
步骤二:当燃料电池达到预设温度后,向阴极通入增湿空气或氧气,向阳极通入增湿氢气;
步骤三:设置电子负载为恒压或恒流模式,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加载30~120min;
步骤四:将阴阳极气体切换成干燥氮气,对电池进行吹扫,排除燃料电池内的反应气和水;
步骤五:吹扫完成后,将燃料电池密封并放入高低温试验箱中进行冰冻/解冻循环,解冻完成后电池恢复室温即活化完成;
干燥氮气的吹扫时间由阴极出口气体的相对湿度而定,阴极出口气体相对湿度范围为5%-10%;
所述步骤三中恒压模式加载燃料电池的电压范围为0.3~0.8V,恒流模式加载燃料电池的电流范围为500~1500mA/cm2;
所述冰冻/解冻循环过程中,冰冻温度为-10℃~-30℃,解冻温度≥20℃,冰冻时间为2~6h,解冻时间为0.5-2h。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入的增湿空气或氧气的相对湿度为30%~100%,空气化学计量比为1~3.5,背压为50~100kPa。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通入的增湿氢气的相对湿度为30%~100%,氢气化学计量比为1~3.5,背压为50~100kPa。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冰冻/解冻循环次数为1~1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5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