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风电场发电功率优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92475.X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1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耿华;许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庚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07 | 代理人: | 李伟波;李晓辉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型 数据 驱动 电场 发电 功率 优化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风电场发电功率优化方法,包括:通过利用可获得风电场的发电功率模型和实时的发电数据,提出了一种模型指导的学习方法。提出的方法可以快速提升风电场的功率输出,确保实施的控制动作满足所有风机的控制约束,并有能力发现风电场功率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为了处理时变风况,基于模型指导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一种分层的风电场发电功率优化方案。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优化方法,风电机组协同控制方法,以及风电场集中式发电功率优化控制器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风电场的功率优化方法主要有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基于模型的方法主要依靠解析的发电功率模型,设计风电场的功率优化方案,例如最速下降法、启发式算法、粒子群算法等。这类方法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但由于风电机组间的尾流耦合高度复杂,解析的发电功率模型难以有效建模风场中所有的空气动力学,使得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有可能无法有效提升风电场的功率输出。另一方面,基于数据驱动的优化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包括逐步离散随机逼近法(Aggressive Discrete StochasticApproximation Algorithm)、最佳相对步长随机搜索法(Optimized Relative Step SizeRandom Search)、贝叶斯上升法(Bayesian Ascent Algorithm)、分布式同步扰动法(Distributed Simultaneous Perturbation Approach)等。这类方法仅通过控制输入和测量的发电数据优化风电场的功率输出,一般可实现局部或全局最优。然而,这类方法收敛速度普遍较慢,要实现收敛需要大量的测量数据,使其对应的发电效率普遍较低。
通过上述分析,期望提出一种优化算法,融合基于模型的方法和数据驱动方法的优点,具有快速收敛性和全局最优的能力,从而实现风电场发电功率的有效提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风电场发电功率优化方案,包括:
针对定风向风电场的发电功率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指导的学习方法,融合了基于模型的方法和数据驱动方法的优点。提出的方法包括:
动作更新:基于基准动作使用解析模型近似的梯度搜索方向和数据驱动的随机搜索方向进行动作更新,其中迭代次数k=0,1,…;
动作评估:通过实际风电场的发电效率评估新的控制动作uk+1;
基准更新:从新控制动作uk+1和基准控制动作中,选择具有更高发电效率的动作作为下一步迭代的基准动作;从新控制动作uk+1对应的发电效率和基准控制动作对应的发电效率中,选择更高的发电效率作为下一步迭代的基准效率;以及
参数更新:在迭代过程中,对控制动作更新步骤中所使用的参数进行更新。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控制动作更新的步骤中: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新控制动作uk+1的更新,
这里被随机选择,
这里
被随机选择,是的第i个元素。
其中为欧几里得投影算子;参数的初始参数为参数的初始参数为表示在基准动作处发电效率模型的梯度;和ωi分别是对中第i个元素施加的局部和全局摄动;参数0<ε1,ε2<1。
根据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控制动作评估的步骤中;通过以下公式对控制动作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间位置检测装置及位置调整方法
- 下一篇:抚纹眼霜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