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顶注浆桩承式路堤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2324.4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2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彦彬;王艳芳;姜昊天;金辰华;刘聃;樊文虎;刘素梅;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2D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苏良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顶注浆桩承式 路堤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顶注浆桩承式路堤及其施工方法,路堤包括桩间土中均匀布置的若干刚性桩,每个刚性桩桩顶正上方的路堤填土中均设置有空间形状为自下而上螺旋上升并逐步扩展的陀螺状的软质注浆管及通过软质注浆管注浆后形成的扩大头状的注浆加固区。本发明通过在刚性桩顶部的路堤中预先布置的注浆管路进行注浆增强,主动增强刚性桩上方局部路堤土体力学性质,形成局部增强体,从而促进路堤荷载向刚性桩顶部转移,提高桩土荷载分担比,充分发挥刚性桩的高承载特性。本发明中,在路堤分层填筑阶段进行桩顶注浆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路堤土拱效应发展过程,同时能够取代桩帽设置,节省建筑材料,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顶注浆桩承式路堤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桩承式路堤具有承载力高、工后沉降小等优点,在沿海、沿江深厚软基处理工程中应用广泛。在桩承式路堤结构中,刚性桩复合地基之上作用有柔性路堤荷载,桩土差异沉降的发生引起路堤内应力调整,更多路堤荷载向桩顶集中,产生“土拱效应”。土拱效应随路堤填高不断发展,路堤等沉面高度也不断变化。为增强土拱效应,通常在路堤填筑之前,在刚性桩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桩帽,可以扩大刚性桩的受力面积并增强土拱效应,桩帽高度有限,且结构形式有待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成本并能主动适应路堤土拱效应发展过程的桩顶注浆桩承式路堤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桩顶注浆桩承式路堤,包括桩间土中均匀布置的若干刚性桩,每个刚性桩桩顶正上方的路堤填土中均设置有空间形状为自下而上螺旋上升并逐步扩展的陀螺状的软质注浆管及通过所述软质注浆管注浆后形成的扩大头状的注浆加固区;所述软质注浆管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注浆管投影到平面上的绕行周数不小于2.5周,螺旋形的所述软质注浆管最大外径D等于1.5-2.5倍刚性桩桩径Dp,且为0.5-0.8倍的桩间距S。
进一步地,所述软质注浆管开孔率为10%-25%,小孔孔径为6-12mm。
一种上述的桩顶注浆桩承式路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待刚性桩复合地基施工完毕后,将路堤自地表填至0.6-1.0倍桩间距S的高度,填筑过程中,在每个刚性桩桩顶正上方埋设自下而上螺旋上升并逐步扩展的陀螺状的软质注浆管;
步骤2、配置用于增强路堤土的浆液,浆液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补强类浆体;
步骤3、向软质注浆管中注入浆液,采用多次灌浆,至浆液不再下渗为止,待浆液凝结后,形成注浆加固区;灌浆结束后28天,检测灌浆质量和灌浆效果;
步骤4、灌浆合格后,继续分层填筑路堤至设计路面高度。
进一步地,步骤2中,浆液的配置方法具体为:浆液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浆,水胶比取0.8~1.2,缓凝剂加入量为0.2-0.4%的水泥重量,流动剂加入量为0.2-0.3%的水泥重量。
进一步地,步骤3中,灌浆压力范围为0.2~0.5MPa。
进一步地,步骤3中,通过开挖或动力触探法检测灌浆质量和灌浆效果,检验数量不少于3%桩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刚性桩顶部的路堤中预先布置的注浆管路进行注浆增强,主动增强刚性桩上方局部路堤土体力学性质,形成局部增强体(桩顶加固区),从而促进路堤荷载向刚性桩顶部转移,提高桩土荷载分担比,充分发挥刚性桩的高承载特性。
2、在路堤分层填筑阶段进行桩顶注浆增强,能够更好地适应路堤土拱效应发展过程,同时能够取代桩帽设置,节省建筑材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