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防治用固体废物分级破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2200.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沈豪杰;杨子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08;B02C4/30;B02C4/28;B02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妮 |
地址: | 43005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防治 固体废物 分级 破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防治用固体废物分级破碎装置,包括破碎腔与螺旋输送机,所述破碎腔的进料口位于破碎腔的顶部,所述破碎腔内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碾压机构。通过螺旋输送机对碾压机构进行送料,随后通过碾压机构的碾压轮对其进行碾压,碾压后固体废料通过导料斗掉落至破碎机构,从而通过破碎机构的两组破碎轮配合支撑架上破碎齿对其进行破碎,以通过多级的处理获得更细的破碎效果;对于不需要进行多级处理,很容易就可以实现破碎的垃圾,则通过破碎腔的进料口直接投入固体废料,从而直接对其进行破碎,无需进行碾压处理,本装置可通过两种处理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多级处理,从而实现更好的破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防治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防治用固体废物分级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防治是指对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的预防和治理。对污水进行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需要将防和治结合起来:首先需要对污染源的控制,通过有效控制和预防措施,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削减到最小量,其次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治理污染源以及已被污染的水体,使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令水体环境达到相应的水质功能。
污水防治过程中的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一些固体废物经过处理和利用,总还会有部分残渣存在,而且很难再加以利用,这些残渣可能又富集了大量有毒有害成分;还有些固体废物,目前尚无法利用,它们都将长期地保留在环境中,是一种潜在的污染源,为了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必须进行最终处置,使之最大限度地与生物圈隔离。
现有技术中在对污水防治过程中的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时,由于污水中的固体废物种类较多,仅通过单次的破碎并不能所有种类的固体废物获得较好的破碎效果,为了对需要不同破碎效果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级的不同破碎,并获得较好的破碎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防治用固体废物分级破碎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防治用固体废物分级破碎装置,破碎机构的两组破碎轮配合支撑架上破碎齿对其进行破碎,以通过多级的处理获得更细的破碎效果;对于不需要进行多级处理,很容易就可以实现破碎的垃圾,则通过破碎腔的进料口直接投入固体废料,从而直接对其进行破碎,无需进行碾压处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防治用固体废物分级破碎装置,包括破碎腔与螺旋输送机,所述破碎腔的进料口位于破碎腔的顶部,所述破碎腔内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固定安装有输送管,所述破碎腔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碾压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通过输送管连通至碾压机构;
所述碾压机构包括碾压腔与至少两组碾压轮,所述碾压腔上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破碎腔的内部;所述输送管包括锥形管与送料管,所述锥形管与送料管呈一体成型,所述锥形管连接于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所述送料管连接于碾压腔的进料口;
所述破碎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部带有放料口的导料斗,所述破碎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支撑架与第一破碎轮与第二破碎轮,所述第一破碎轮与第二破碎轮并排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与连接架,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破碎齿,所述导料斗位于碾压机构的下方,所述导料斗位于破碎机构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破碎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机架,所述螺旋输送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设置为重型机架。
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设置有第一料斗,所述破碎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料斗。
优选的,所述碾压腔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碾压轮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破碎腔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破碎轮和第二破碎轮的第二驱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生物样品中提取微塑料的方法
- 下一篇:全盘制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