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本植物种子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2094.1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牟村;李湘鹏;彭静;邓宗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地址: | 410116***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本 植物种子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种子收集技术领域的一种木本植物种子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收集器设置有第一取种口,收集器上可拆卸连接有封闭板;收集器的一侧开有第二取种口,第二取种口内可拆卸连接阻隔网,收集器的另一侧连通有收集管,收集器的底部开有若干第一排水孔,收集管上开有若干第二排水孔;收集管上设置有收集网,收集网上设置有骨架,并且收集网围成漏斗形,收集网通过骨架与收集管可拆卸连接;收集管上设置有振动机构,振动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固定有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振动板,振动板的两侧均铰接有夹持板,夹持板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对林木种子进行收集,以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林木种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子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木本植物种子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林木种子如:油茶等种子采集多依赖于手工采摘,或者林木种子自然落下至地表,进行再进行人工地表收集。现有技术中,人工采摘会使用一定的辅助装置,但是,不可避免人工采摘的成本高。而地表收集存在较大的收集难度大,同时,地表上的林木种子容易被鸟兽偷食,减少最终的收成。
尤为重要的是:掉落至地表上的林木种子不能及时收集,会受到降雨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林木种子提前发芽或林木种子霉烂等,进而导致地表上的林木种子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本植物种子收集装置,以对林木种子进行收集,减少林木种子因降雨造成的发芽或霉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本植物种子收集装置,包括收集器,收集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取种口,收集器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第一取种口的封闭板,封闭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一取种口;
收集器的一侧开有第二取种口,第二取种口内可拆卸连接阻隔网,收集器的另一侧连通有倾斜设置的收集管,收集器的底部开有若干第一排水孔,收集管上开有若干第二排水孔;
收集管上设置有收集网,收集网上设置有骨架,并且收集网围成漏斗形,收集网通过骨架与收集管可拆卸连接;
收集管上设置有振动机构,振动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固定有驱动件,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位于箱体外的振动板,振动板的两侧均铰接有夹持板,夹持板与箱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使用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以使得夹持板对木本植物进行夹持,以使得收集网稳定固定在木本植物的下方。驱动件工作时,驱动件推动振动板以使得木本植物振动,林木种子受到振动作用会掉落至收集网,再从收集网掉落至收集管,由于收集管倾斜,在林木种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林木种子会掉落至收集器内。如此,不必进行人工采摘,只需要收集器内种子收集到一定量以后,操作人员打开第一取种口或第二取种口便可以对林木种子进行收集,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同时,节约了林木种子的收集成本。
(2)自然掉落的林木种子,也可以利用收集网直接收集,通过收集管传送至收集器内。
(3)本方案中,若遇到降雨等,在雨水的作用下,雨水将林木种子冲刷至收集网内,雨水和林木种子经过第二排水孔和第一排水孔时,雨水会被拍走,大大的降低了林木种子发霉或提前发芽的几率。
(4)林木种子收集至收集器内,对种子形成一定保护,如此降低了种子被鸟兽食用的几率。同时,收集在收集器内,可以利用第一排水孔和第二排水孔进行通风,再次降低了林木种子发霉或提前发芽的几率。
进一步,驱动件为双头气缸,双头气缸的第一输出轴贯穿箱体与振动板固定连接,双头气缸的第二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气板,第二气板与箱体之间构成第二气腔,第二气腔连通有第二进气单向阀和第二出气单向阀,第二出气单向阀与收集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未经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