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福建青冈播种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2093.7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牟村;吕浩;彭静;李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1/00;A01C1/08;A01G9/029 |
代理公司: | 重庆以知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6 | 代理人: | 高建华 |
地址: | 410116***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福建 青冈 播种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育苗技术领域的一种福建青冈播种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种植前一周内进行采种,种子使用塑料袋或湿沙进行保存;S2:预先对种子进行水选,浸泡种子3min‑5min,完成种子浸泡后,将种子使用清水将种子洗净备用;S3:选择向阳位置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区域作为育苗地;并按行间距20cm至25cm开播种沟,播种沟的深5cm至6cm,播种沟的沟长1m至1.5m;S4:向每条播种沟内播种10粒至15粒种子,播种后覆盖细土2‑3cm,浇透水后,细土上覆盖稻草;S5:播种后,4‑6月追施氮肥,7‑9月追施磷钾肥;S6:种子出苗以后,6月中下旬将小苗根茎部3cm至5cm切断主根;S7:当幼苗平均苗高25cm至30cm,地径0.15cm至0.3cm,进行出苗。本发明方法简单,可提高福建青冈的成苗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福建青冈播种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Metc.)Hsu et Jen]是壳斗科青冈属树种,也称黄槠,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重要组成树种之一。其主干通直,材质优良,为重要的工业特用林和农村器具用材,深受南方林区林农喜爱,值得大力发展和保护利用。
长期以来,由于掠夺性、毫无节制的肆意砍伐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资源越来越少,呈现小面积、间断式、破碎化的分布格局,许多乡土阔叶树种资源已濒临枯竭,福建青冈这一珍贵树种已被福建省列为濒危保护树种。
福建青冈长期系统生长发育形成了种子无后熟休眠,种子一成熟就发芽,甚至部分成熟种子在树上已经萌发,如此必然导致福建青冈的种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按照常规种子保存及相关配套播种育苗技术,福建青冈发芽率及成苗率低,出圃移栽成活率不高,限制了这一珍稀树种的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福建青冈播种育苗方法,以提高福建青冈的成苗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福建青冈播种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种植前一周内进行采种,种子使用塑料袋或湿沙进行保存;
S2:预先对种子进行水选,水选后的种子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稀释液浸泡种子3min-5min,完成种子浸泡后,将种子使用清水将种子洗净备用;
S3:选择向阳位置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区域作为育苗地,将育苗地整成宽1m至1.2m,高18cm至20cm的苗床,土壤颗粒小于1cm;并按行间距20cm至25cm开播种沟,播种沟的深5cm至6cm,播种沟的沟长1m至1.5m;
S4:向每条播种沟内播种10粒至15粒种子,播种后覆盖细土2-3cm,浇透水后,细土上覆盖稻草,搭建拱棚保湿,搭建荫棚遮阳;
S5:播种后,4-6月追施氮肥,7-9月追施磷钾肥;
S6:种子出苗以后,6月中下旬将小苗根茎部3cm至5cm切断主根;
S7:当幼苗平均苗高25cm至30cm,地径0.15cm至0.3cm,进行出苗。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在种植前一周内进行采种,并利用塑料袋和湿沙进行保存,以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对种子进行浸泡杀菌,减少有害病菌以及虫卵等对种子的伤害,将种子利用清水清洗,减少种子残留的杀菌物质,降低对土壤的损害。
(2)育苗地以及苗床的设置,提供种子发育的充分空间,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且种子空间充足,进一步提高种子发芽后的成苗率。
(3)对小苗根茎部切断主根,使得侧根生长更为茁壮,侧根量增加,在苗高一定高度进行出圃,保证移栽幼苗的存活率,进而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保证了育苗质量。
进一步,S3中,育苗地的PH<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未经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0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