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中磷酸根的浸取和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2078.2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芳;杨辉;陈嘉庚;游彭飞;罗湘平;冉杰;陆伟;马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145 | 分类号: | H01G9/145;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孟阿妮;张小勇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电解电容器 阳极 磷酸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中磷酸根的浸取和检测方法,所述的磷酸根为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表面游离的磷酸根,检测方法为:将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试样置于装有水的容器中,进行水煮处理后,取出,清洗容器和试样,并收集清洗液,定容后作为游离磷酸抽出液,采用钼蓝法测定磷酸根含量。本发明还公开了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在化成修复及储存过程引入的磷酸根和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在氧化膜形成过程的磷酸根的测定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中磷酸根的浸取和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出阳极箔磷酸含量,从而可以根据阳极箔磷酸含量调整电解液中磷含量,使得电容器中的阴极箔、阳极箔、电解液中的磷含量最佳,保证电容器的性能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中磷酸根的浸取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根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是根据酸碱滴定法,以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去除游离酸的干扰,采用滴定法测定溶液中的磷酸根离子含量。三是快速测试包法快速测试包法也是利用钼蓝法,不需要仪器设备,只需要一两个小管和试剂即可快速测试出磷含量,通俗理解就是配备比色卡肉眼比色看浓度范围。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根据溶液中磷酸含量的多少而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但是,以上三种方法以及一般磷酸根的检测都是应用于废水中磷酸含量的检测,而应用在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片上含量的检测报道较少。
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在形成氧化膜过程中为了改善氧化膜质量,往往在形成、修复和耐储存过程中引入含磷的物质,电容器中的阴极箔、电解液中都含有磷,如果阳极箔磷含量过高,卷成电容器后会产生大量热,导致电容器的鼓底、爆炸或引线铆接部位腐蚀等副作用。
目前,测试阳极箔片中磷酸根含量一般采用碱液溶解法,再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分光光度计采用一个可以产生多个波长的光源,通过系列分光装置,从而产生特定波长的光源,光线透过测试的样品后,部分光线被吸收,计算样品的吸光值,从而转化成样品的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含量是利用钼蓝法,抗坏血酸钼蓝法具有颜色稳定时间长,铁离子干扰小等优点是最受欢迎的,该方法优点是精准度高,操作简单方便。但是使用碱液对箔片进行溶解后再测试溶液中磷酸根含量,因碱液无法将铝氧化皮膜完全溶解,而只是将箔片表面和储存过程引入的磷酸根溶解至碱液中,因此无法真实显示阳极箔片磷酸根总含量,影响电容器电解液的磷酸根含量的精准控制。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中磷酸根的浸取和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低中高压阳极箔中残留磷酸根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中磷酸根的浸取和检测方法,可以快速检测低中高压阳极箔中残留磷酸根含量,从而可以根据阳极箔磷酸含量调整电解液中磷含量,使得电容器中的阴极箔、阳极箔、电解液中的磷含量最佳,保证电容器的性能和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中磷酸根的浸取和检测方法,所述的磷酸根为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表面游离的磷酸根,其检测方法为:
将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的试样置于装有水的容器中,进行水煮处理后,取出,清洗容器和试样,并收集清洗液,定容后作为游离磷酸抽出液,采用钼蓝法测定游离磷酸抽出液,得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表面游离的磷酸根含量。
所述的磷酸根为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在化成修复及储存过程引入的磷酸根,其检测方法为:
(1)采用上述的检测方法测定铝电解电容器阳极箔表面游离的磷酸根含量1;
(2)将上述的检测方法中清洗后的试样置于容器2中,加入盐酸溶液后,加热至金属铝完全溶解,再过滤,得滤液,并置于容量瓶中;
清洗所述的容器2,并收集清洗液,与滤液混合后,定容,得盐酸溶解磷酸抽出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感应渗硼工艺
- 下一篇:一种福建青冈播种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