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1505.5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4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茂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刘晶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组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搅拌:将胶水与磁性体一起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S2.抽真空:将第一混合物抽真空;S3.筛选:将颗粒体经由多组筛网将颗粒依据筛网孔洞分级筛出不同的颗粒体备用;S4.将颗粒体与第一混合物一起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S5.端片组装:将端片组合入下铁芯的凹槽内,并将端片延伸至下铁芯底部形成电极面;S6.点胶:将第一混合物刷在组装好端片的下铁芯表面上;S7.组装铁芯:将上铁芯与下铁芯互相对齐组装;S8.按压:将上铁芯向下铁芯方向按压,使其相互接合;S9.烘烤:将电感件进行烘烤,得到电感组件。本发明的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提升了电感组件的电感特性,电感组件电感量增加了5‑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见之具有低电感值及大电流的电感组件,其系包括上铁芯、胶带、接着剂、下铁芯及线圈;具体而言,系可藉由垫片设置于上铁芯与下铁芯之间,使上铁芯与下铁芯相互连结时形成间隙,并利用接着剂将上铁芯与下铁芯予以黏着,因此,这样的电感组件系利用垫片的厚度调整,达成控制该电感组件的间隙之大小,进而控制电感组件之电感值的高低,这样的电感组件存在的缺点是当垫片与铁芯接触面积过大,部份遮蔽了接着剂与上铁芯接触的接触面,亦即,黏着剂无法全将上铁芯、下铁芯黏着牢固,致使上铁芯、下铁芯黏接稳定度不足而脱落;因产品上铁芯、下铁芯由垫片形成的间隙,来达成电感特性,因大面积的存在的间隙将会无法避免的出现气隙损失,而使产品的效率变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电感组件的粘结强度和电感性能。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搅拌:称取胶水原料和磁性体,并将胶水和磁性体一起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
S2.抽真空:将第一混合物抽真空防止胶体内有空气起泡;
S3.筛选:提供颗粒体,将颗粒体经由多组筛网将颗粒依据筛网孔洞分级筛出不同的颗粒体备用;
S4.将筛选完成具有固定颗粒大小的颗粒体和第一混合物一起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
S5.端片组装:将端片组合入下铁芯的凹槽内,并将端片弯折使其延伸至下铁芯底部形成电极面;
端片为导体,且该端片组装于该下铁芯凹槽内,并延伸至下铁芯底部形成电极面,用以贴片焊接使用,端片为冲压成型的导体,导体的材质为纯铜。
S6.点胶:将第一混合物刷在组装好端片的下铁芯表面上;
S7.组装铁芯:将上铁芯和下铁芯互相对齐组装;
S8.按压:将上铁芯向下铁芯方向按压,使其相互接合,得到电感件;
S9.烘烤:将电感件进行烘烤,使其胶体固化粘接上铁芯和下铁芯,得到电感组件。
优选的是,所述的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磁性体为磁性粉末,磁性粉末的粒径小于颗粒体的粒径,所述磁性粉末选自铁氧体材料和合金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铁氧体材料选自镍锌铁氧体和锰锌铁氧体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合金材料选自铁-硅-铝合金、铁-硅合金、铁-镍-锰合金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胶水原料和磁性体的质量比为1:0.1~1;所述搅拌速度为100~200转/min,搅拌时间为30~6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电感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胶水原料为环氧树脂、聚氨酯、酚醛树脂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茂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茂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5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