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裂缝施工用修补填缝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1458.4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帆;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创四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F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裂缝 施工 修补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裂缝施工用修补填缝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修补填缝装置技术领域;为了保证填缝修补的效果和速率;该装置包括底座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限位柱,所述升降板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容置筒三,所述容置筒三内壁转动连接有万向球三;该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建筑裂缝的位置利用伺服电机对填缝剂管的位置进行调节。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弹簧三可以对两个万向球二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从而可以在需要对不同宽度的建筑裂缝进行填缝时,使得两个万向球二可以与建筑裂缝内壁进行贴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补填缝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裂缝施工用修补填缝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混凝土结构由于其脆性较大,在工程应用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产生开裂,这种开裂导致混凝土结构水密性下降、渗漏,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甚至无法正常使用,当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时,需要利用填缝剂对混凝土裂缝进行填补,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目前的混凝土填缝装置大都需要利用人工将填缝剂注入到混凝土裂缝内进行填缝作业,使得工作效率较低。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796077.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裂缝施工用修补填缝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底座,底座顶端面的一侧固定有依次连通的水箱、搅拌罐和料泵,底座顶端面的一侧固定有侧板,侧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破碎机、钻机和抵板,侧板上固定有分别位于破碎机与钻机下方的两个废料斗;钻机底部固定有L形支座,钻机输出轴的一端伸出L形支座且通过万向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钻头;L形支座一侧滑动配合有限位板,限位板一端套设在钻头上。
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建筑裂缝施工用修补填缝装置虽然破碎机可以有效去除裂缝的部分墙体,但是由于裂缝为不规则形状,在对裂缝进行填缝时,依旧需要人工对导料管的导料方向进行调节,使得人工作业的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裂缝为不规则形状,在对裂缝进行填缝时,依旧需要人工对导料管的导料方向进行调节,使得人工作业的强度较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裂缝施工用修补填缝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裂缝施工用修补填缝装置,包括底座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底部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升降板底部外壁设置有空心筒,所述空心筒顶部内壁设置有容置筒三,所述容置筒三内壁活动连接有万向球三,所述万向球三底部外壁焊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圆周外壁焊接有卡位板,所述卡位板圆周外壁卡接有两个以上弹簧四,两个以上所述万向球三远离卡位板的一端均卡接于空心筒圆周内壁,所述拉杆底部外壁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内壁设置有填缝剂管,所述缓冲板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导柱二,所述导柱二一侧内壁和缓冲板一侧内壁卡接有同一个弹簧三,所述导柱二一侧外壁设置有容置筒二,所述容置筒二内壁活动连接有万向球二。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有同一个转动板,所述底座一侧外壁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转动板一端,所述转动板一侧外壁设置有液压缸。
优选的:所述液压缸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外壁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两侧外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横移杆,所述横移杆两侧内壁和调节板一侧外壁卡接有两个弹簧二。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两个横移杆圆周外壁。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和螺纹杆,所述固定板设置于两个横移杆圆周外壁,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于固定板内壁。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底部外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外壁设置有两个限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创四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创四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