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动力潜流生态截污沟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1334.6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联东;尹志红;胡丹;褚若愚;李卓;李天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C02F3/34;E02B11/00;E02B13/00;C02F101/16;C02F101/1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吴楚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潜流 生态 沟渠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无动力潜流生态截污沟渠系统,包括沟渠主体以及铺设于沟渠主体内的填充底料支撑层、双介质生物基质层和生态种植层,生态种植层上种植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施工方法:施工倒梯形结构的沟渠主体;沟渠主体底部与边坡上铺设防渗层;铺盖混凝土和浆砌卵石,得到填充底料支撑层;将天然沸石、多孔生态砖、固化剂、磷酸盐和微生物混合粉状菌剂混合配置,铺设于填充底料支撑层上,得到双介质生物基质层;在双介质生物基质层上铺设生态种植层;生态种植层上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建立适宜的生物栖息环境,形成“污染物‑微生物‑浮游生物‑沉水/挺水植物的良性微生态演替结构,从而强化对农村种植业氮磷等面源污染物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废水生态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动力潜流生态 截污沟渠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在农业种养生产过程中,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 农地中的土粒,氮,磷,农药及其它有害物质,在降水或者灌溉过程中,通 过地表径流进入受纳水体所造成的污染,包括畜禽粪便流失,种养化肥和农 药污染,秸秆污染,还包括未经收集处理的生活垃圾,未能收纳和管理的生 活污水和农地水土流失等造成的水土污染。
生态沟渠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普通的生态沟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不高;
2)生物多样性比较单一,稳定性不足;
因此,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所带来的污染以及当前生态环境美观的要求, 通过优化生态沟渠的布局,希望能设计一种美观适合游赏,生态且环保节能 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无动力潜流生态截污沟渠系统,实现对农业面源污染 的有效拦截,净化农业废水的氮磷钾去除,降低氮磷流失对水环境造成的污 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动力潜流生态截污沟渠系统 及其施工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动力潜流生态截污沟 渠系统,包括沟渠主体以及依次铺设于沟渠主体内的填充底料支撑层、双介 质生物基质层和生态种植层,生态种植层采取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混合栽种 的方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沟渠主体为曲线型。
更进一步,沟渠主体为波浪形。
进一步,沟渠主体由依坡地呈自然落差的梯田分布设置。
进一步,沟渠主体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体结构。
进一步,填充底料支撑层、双介质生物基质层和生态种植层的厚度比在 1-2:2-4:1-2范围内。
进一步,填充底料支撑层采用混凝土与浆砌卵石结合的方式衬砌,浆砌 卵石砌缝宽度小于40mm,浆砌卵石以长度垂直于坡面或水流方向的方式铺 砌。
进一步,双介质生物基质层包括天然沸石、多孔生态砖、微生物混合粉 状菌剂、固化剂和硅酸盐。
进一步,微生物混合粉状菌剂包括脱磷除氮菌副球菌、絮凝菌土壤杆菌 和COD降解菌芽孢杆菌,其中,COD降解菌芽孢杆菌:絮凝菌土壤杆菌:脱 磷除氮菌副球菌的重量份数比在1-3:0.3-1:1-3范围内。
进一步,沟渠主体的底部和边坡上铺设防渗层。
进一步,防渗层为HDPE土工膜。
一种无动力潜流生态截污沟渠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施工倒梯形结构的沟渠主体;
S200、沟渠主体底部与边坡上铺设防渗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线水晶头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测绘用支撑装置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