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坐立式分娩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391088.4 | 申请日: | 202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梅;张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起跑线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13/08 | 分类号: | A61G13/08;A61G13/10;A61G15/04;A61G15/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营磊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分娩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坐立式分娩设备,包括座架、移动机构和躺靠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架的下部并带动坐立式分娩设备位移,所述躺靠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架的一侧并相对于所述座架转动;所述躺靠机构包括支撑靠背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靠背设置于有若干个,若干个支撑靠背相互拼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靠背与所述座架通过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靠背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坐立式分娩设备
背景技术
坐立式分娩目前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分娩趋势,是指产妇在接产过程中自由选择感觉舒适的体位,在助产士指导和助产工具的帮助下,使全身放松、情绪稳定,从而促进自然分娩。产妇在不同的接产体位接产需要运用不同的助产工具。其中,坐位接产是自然分娩中产妇采用的较多的生产体位;产妇在采用坐位时通常坐在分娩床上进行生产。
然而,现有的分娩床在使用时长度一般都是固定的,在对孕妇进行生产,或者将孕妇从其它位置上进行转移时,由于分娩床的床体长度固定,对孕妇的转移十分不便,同时对于孕妇来说,移动过程是十分痛苦的,很有可能造成疼痛的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坐立式分娩设备,解决孕妇转移十分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坐立式分娩设备,包括座架、移动机构和躺靠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架的下部并带动坐立式分娩设备位移,所述躺靠机构设置于所述座架的一侧并相对于所述座架转动;所述躺靠机构包括支撑靠背和支撑机构;所述支撑靠背设置于有若干个,若干个支撑靠背相互拼接;其中一个所述支撑靠背与所述座架通过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支撑靠背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轮、行走轮和驱动电机;所述移动轮设置于所述座架的下部两侧,所述行走轮设置于所述移动轮的一侧并与所述座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座架的下部并通过皮带与所述移动轮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坐立式分娩设备还包括延长机构,所述延长机构包括移动架和支撑腿;所述移动架与所述座架连接,所述支撑腿设置于所述移动架的下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坐立式分娩设备还包括扶手部,所述扶手部设置于所述座架的两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部包括扶手连接杆和扶手支撑部;所述扶手连接杆为L型扶手连接杆,L型扶手连接杆设置有两个,所述扶手支撑部设置于两个所述扶手连接杆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扶手部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底端等距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末端与相邻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置有扣合座和卡接座,所述卡接座套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顶端,所述卡接座顶面与所述扣合座底面相切,所述扣合座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侧面底端,所述第一支撑部底端滑动嵌入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扣合座内壁之间焊接有弹簧,所述按压部底端嵌入所述卡接座的顶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立式分娩设备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设置于所述扶手部的上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部包括控制器、操纵杆、显示器和按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操纵杆、显示器和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机构设置于远离座架的支撑靠背上,当坐立式分娩设备需要孕妇平躺时,所述支撑靠背通过转轴在所述座架上转动,当转动到合适位置时,所述支撑机构通过转轴转动,所述支撑机构与地面接触,起到稳定作用,提高坐立式分娩设备的安全性;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所述移动轮的转动进而实现坐立式分娩设备位移,所述行走轮能够保证坐立式分娩设备的稳定性,防止坐立式分娩设备倾倒,保证孕产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坐立式分娩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起跑线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起跑线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0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