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型预制桩的张拉装置及张拉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1073.8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米涛;谢晓钟;陈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建华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60 | 分类号: | B28B21/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吴频梅 |
地址: | 212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预制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增强型预制桩的张拉装置及张拉工艺,所述新式张拉工艺包括两端均为双镦头的主筋,所述主筋端部的镦头卡接在张拉板的沉孔内,中间部位的镦头卡接在一端的端板沉孔内,同时在张拉头板上增加牵引装置,所有的镦头都能与对应的沉孔紧密卡接。当两端设有数根双镦头主筋的钢筋笼入笼以后,头尾端的端板的穿筋孔依次穿过主筋的2个镦头,主筋头尾末端的镦头穿筋张拉头板和张拉尾板的穿筋孔内,将张拉头板和张拉尾板以及头尾端的端板进行旋转一定的角度,即可实现镦头和相应沉孔的卡接。该方式将全部主筋两端均进行二次镦头加工后,镦头分别与端板、张拉板进行装配卡接,实现了无需采用螺栓连接张拉板,简化了工序流程,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构件的生产领域,特别涉及预制桩的一种新式张拉工艺。
背景技术
先张法混凝土预制构桩作为新兴的建筑产品,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建设中。为提高预制桩产品的抗弯性能,在其钢筋笼制作阶段,需要在预制桩模具两端装设有带数个沉台孔的端板或带沉孔的套筒,钢筋笼的数根纵向主筋两端加工有呈扩大头状的镦头,两侧相同数量的镦头分别卡接在两端端板或套筒的沉孔内,然后采用张拉螺栓将尾端张拉板与尾端的端板或进行连接固定,将头端张拉板与头端的端板或进行连接固定。尾端张拉板与尾端的端板与模具位置相对固定后,液压张拉设备通过其它连接件连接张拉板,对卡接在两端端板或套筒的沉孔内的钢筋笼主筋进行拉伸,拉伸完成后采用锚固装置保证钢筋笼保持拉伸后的状态。随后将模具内灌注混凝土,当混凝土凝固后,松开锚固装置,与混凝土胶结在一起的钢筋笼无法回弹,主筋的预应力便一直保持,从而提高了整条预制桩的抗弯性能。
目前,根据申请号201610547088.8,申请日为2016年7月8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管桩张拉机构》专利文件公开的技术,如图1与图2所示,连接通道25中需放置连接螺栓等,用于轴向主筋与第一张拉板组件和第二张拉板组件之间的连接,该方式存在的技术问题:
需要将连接螺栓与卡接主筋镦头的套筒或端板进行连接,因连接螺栓需要重复利用,因此当预制桩的混凝土凝固成型后,需要将连接螺栓进行拆除,两侧张拉组件上均安装有数个连接螺栓,螺栓的装拆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增加了操作员工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式张拉工艺,通过设计新式的张拉板及主筋镦头的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技术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型预制桩的张拉装置,包括预制桩模具;所述预制桩模具头端连接有张拉挡板、预制桩模具的内壁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连接设有张拉头板、头端端板、尾端端板和张拉尾板;所述张拉螺杆穿过张拉挡板连接在张拉头板上,张拉螺母连接在张拉螺杆上;所述张拉头板和头端端板之间设有牵引装置;多根主筋的头端分别设有头端第一镦头和头端第二镦头,尾端设有尾端第一镦头和尾端第二镦头;
所述张拉头板上设有张拉头板沉孔,头端第一镦头卡接在所述张拉头板沉孔内;所述头端端板设有头端端板沉孔,头端第二镦头卡接在头端端板沉孔内;所述张拉尾板上设有张拉尾板沉孔,尾端第一镦头卡在在所述张拉尾板沉孔内;所述尾端端板设有尾端端板沉孔,尾端第二镦头卡接在尾端端板沉孔内。
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装置长杆,所述牵引装置长杆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有压簧座、压簧、牵引装置挡块、磁铁;所述压簧一端在压簧座上,另一端压在张拉头板头端端面上;所述牵引装置挡块设置在张拉头板和头端端板之间,通过穿过张拉头板上的牵引装置安装孔的牵引装置长杆连接;所述磁铁一端连接在牵引装置长杆的尾端,另一端在张拉时连接在所述头端端板上。
优选的,所述张拉头板上设有张拉螺杆安装孔、牵引装置安装孔,及与主筋数量一致的张拉头板穿筋孔、张拉头板过渡槽、张拉头板沉孔;所述张拉头板穿筋孔、张拉头板过渡槽、张拉头板沉孔均为头端密封的盲孔,且张拉头板过渡槽内部空间厚度L1小于张拉头板沉孔内部厚度L2,所述各张拉头板沉孔用于卡接各头端第一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建华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未经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建华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0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