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1067.2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钱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润骢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17 | 分类号: | D03D15/217;D03D15/258;D03D15/283;D03D15/50;D03D15/56;D03D15/573;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纤维 纺织 面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包括经纱、纬纱和竹纤维层,所述经纱为四根一组,其中左侧两根经纱右旋,右侧两根经纱左旋,所述纬纱为两根一组且与所述经纱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均穿过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内编织有两根弹力丝,左侧两根所述经纱与右侧两根所述经纱之间编织有金银丝,所述金银丝穿过竹纤维层并与纬纱交叉编织,两组所述纬纱之间缝制有锦纶丝,所述锦纶丝与经纱交叉编织。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解决传统面料的气味较重、不能吸湿和除臭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在纺织中,面料的耐用、款式和气味是衡量布匹的重要的指标,现有的面料更多的是重视布匹的款式和耐用,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面料的气味较重,不能吸湿和除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解决传统面料的气味较重、不能吸湿和除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包括经纱、纬纱和竹纤维层,所述经纱为四根一组,其中左侧两根经纱右旋,右侧两根经纱左旋,所述纬纱为两根一组且与所述经纱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均穿过竹纤维层,所述竹纤维层内编织有两根弹力丝,左侧两根所述经纱与右侧两根所述经纱之间编织有金银丝,所述金银丝穿过竹纤维层并与纬纱交叉编织,两组所述纬纱之间缝制有锦纶丝,所述锦纶丝与经纱交叉编织。
进一步地,纬纱弯曲编织。
进一步地,两层竹纤维层之间编织有两组纬纱。
进一步地,经纱、纬纱均为棉纱线。
进一步地,竹纤维层的厚度为0.1-0.2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通过设置竹纤维层,实现吸湿和除臭;设置多根相互弯曲交叉的经纱和纬纱,增强面料的强度;设置弹力丝,增强面料的弹力;设置金银丝,增加面料的光度;设置锦纶丝,增加面料的色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包括经纱1、纬纱2和竹纤维层3,所述经纱1为四根一组,其中左侧两根经纱1右旋,右侧两根经纱1左旋,所述纬纱2为两根一组且与所述经纱1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经纱1均穿过竹纤维层3,所述竹纤维层3内编织有两根弹力丝4,左侧两根所述经纱1与右侧两根所述经纱1之间编织有金银丝5,所述金银丝5穿过竹纤维层3并与纬纱2交叉编织,两组所述纬纱2之间缝制有锦纶丝6,所述锦纶丝6与经纱1交叉编织。
纬纱2弯曲编织,增强面料的强度。
两层竹纤维层3之间编织有两组纬纱2,增强面料的强度。
经纱1、纬纱2均为棉纱线,增加面料保暖性。
竹纤维层3的厚度为0.1-0.2毫米,满足不同的面料等级要求,增强适应性。
本实施例的一种竹纤维纺织面料,通过设置竹纤维层,实现吸湿和除臭;设置多根相互弯曲交叉的经纱和纬纱,增强面料的强度;设置弹力丝,增强面料的弹力;设置金银丝,增加面料的光度;设置锦纶丝,增加面料的色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润骢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润骢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