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0711.4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许陈飞;徐屾;刘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3;H01M10/65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3;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梁彦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是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内部盛有冷却剂的制冷箱、电池箱、新能源电池和散热板,所述电池箱的外部设置有制冷箱,所述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盛放新能源电池的电池空腔,所述电池空腔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条形状的散热孔,所述电池空腔之间设置有通风扇组件,所述通风扇组件与电池箱卡接,所述新能源电池的外部表面周向紧贴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外部表面紧贴连接“曲面型”的翅片散热板,所述翅片散热板的外部表面紧贴设置有散热管一,所述新能源电池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翅片散热板垂直紧贴连接的散热管二,所述散热管二数量设置为若干个,所述散热管二与其相邻的所述散热管一连通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热管理,是根据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合电池的电化学特性与产热机理,基于具体电池的最佳充放电温度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建立在材料学、电化学、传热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基础之上,为解决电池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下工作而引起热散逸或热失控问题,以提升电池整体性能的一门新技术;
目前,对于新能源电池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优点在于环境美化、新能源使用增加,利于节约使用其他能源,对于新能源电池的使用,现阶段存在,如何更好的散热,提高新能源电池使用寿命、以及提高电池本身的性能,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内部盛有冷却剂的制冷箱、电池箱、新能源电池和散热板,所述电池箱的外部设置有制冷箱,所述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盛放新能源电池的电池空腔,所述电池空腔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条形状的散热孔,所述电池空腔之间设置有通风扇组件,所述通风扇组件与电池箱卡接,所述新能源电池的外部表面周向紧贴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外部表面紧贴连接“曲面型”的翅片散热板,所述翅片散热板的外部表面紧贴设置有散热管一,所述新能源电池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翅片散热板垂直紧贴连接的散热管二,所述散热管二数量设置为若干个,所述散热管二与其相邻的所述散热管一连通设置,所述散热管一的顶部通过输送管连接制冷箱的输出端,所述散热管一的底部通过输出管连接制冷输送设备,所述制冷输送设备之间通过导管连接,位于两端所述制冷输送设备分别通过散热管连接制冷箱的回收端,所述制冷箱的回收端内部设置有负压泵装置,所述负压泵装置与制冷箱连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箱的内部设置有三个电池空腔,所述电池空腔的表面纵向开设有若干个条形状的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与散热孔交替结构设置,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散热孔与通风扇组件配合,提高风力作用进行散热作用,散热板与翅片散热板均可通过通风扇组件配合散热,进而提高散热的效率;所述散热管二数量设置为16个。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一的底部通过两个输出管连接制冷输送设备,冷却剂在新能源电池的上部使用三个管道输出,是提高冷却剂缓慢输送,提高充分的散热功能,在输出端使用两个输出管,目的是提高吸热后的冷却剂加速输送出去,由于负压泵装置初步冷却后,再由负压泵装置抽出回收至制冷箱内部,进而提高新能源电池散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的表面套接有制冷环形片,制冷环形片通过导线连接外设变频控制板,提高冷却剂在输出过程中,进行冷却处理,提高散热冷却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输送设备内部设置有温控系统,所述制冷箱的表面连接有控制中心系统,所述控制中心系统依次与温控系统、制冷输送设备、制冷箱和通风扇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系统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中心系统为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微型主机,所述控制中心系统电性连接外设控制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