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货币薄膜智能卡、数字货币交易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0364.5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2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宇;闵晓琼;孙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方付通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32;G06Q20/34;G06Q20/38;G06Q20/40;H04L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货币 薄膜 智能卡 交易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货币薄膜智能卡,贴敷在SIM卡上,随SIM卡一起插入手机卡槽;包括:用于管理数字货币的硬件数字货币应用模块,所述硬件数字货币应用模块包括:用于存储用户数字货币的数字货币存储模块;用于对待支付的数字货币进行加密和签名,同时对用户身份进行鉴别的数字货币安全模块;用于数字货币存入、支取和消费的支取处理模块、存入处理模块和消费处理模块。作为一种新的数字货币芯片卡形态,并提供相应的数字货币交易系统和交易方法,有效实现了数字货币钱包功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货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字货币薄膜智能卡的数字货币交易技术。
背景技术
数字货币是将现金数值转换为一系列电子加密序列数的货币,货币本身的安全性依赖于密码算法来保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普及,移动支付产业快速变革推进,基于移动互联网、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HCE(Host CardEmulation,卡模拟)、生物识别等各类技术的业务模式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丰富,线上、线下业务一体化发展加速。随着通信、金融、互联网等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移动支付广阔发展前景已成为全产业的广泛共识,移动支付被认为是连接线上线下的重要切入口。数字货币的交易系统应以移动支付为核心进行业务模式设计。
在移动支付业务模式下,数字货币的密钥存储载体可由硬件SE(Secure Element,安全模块)、HCE以及TEE(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可信执行环境)来提供。硬件SE由于其所提供的安全计算环境受到了金融交易领域的认可,在目前的借贷记卡片、电子现金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良好的受理环境和使用习惯。同时SE模块形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新的解决方案不断实践。
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因角色不同,对数字货币的要求也不同:客户要求数字货币使用方便,存储安全且具有匿名性;商家要求数字货币具有可认证性,且能兑换成真实的货币;银行则要求数字货币不能被非法使用和伪造,因此,数字货币D-RMB(央行定义的基于密码算法的人民币数字货币体系)应具有以下6点特征:
安全性:能防止商务中的任意一方更改或非法使用数字货币;
不可重复花费性:数字货币只能使用一次,重复花费能被容易地检查出来;
可控匿名性:银行和商家相互勾结也不能跟踪数字货币的使用,要求系统无法将电子现金的用户的购买行为联系到一起,从而隐蔽数字货币用户的购买历史,但数字货币的发行方可跟踪数字货币的使用;
不可伪造性:用户不能伪造假的数字货币;
公平性:支付过程是公平的,保证要么双方交易成功,要么双方都没有损失,防止某一交易方在交易中蒙受损失;
兼容性:D-RMB系统中数字货币的发行流程与流通环节尽可能参照实物货币发行与流通。
并且对于数字货币而言,应当能够适应于现有货币的各种使用场景,并能够与现有货币自由兑换。
基于以上的各种现实需求,特别是安全性要求,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中也支持使用SE作为数字货币的安全载体,央行称之为数字货币芯片卡。目前定义的SE载体包含以下各形态:可视蓝牙IC卡(集成电路卡)、IC卡、手机-eSE(嵌入式安全模块)卡、手机-安全SD卡、手机-SIM(移动用户识别卡)卡。以上各种硬件形态,总体而言能满足上述的现实需求,但在使用便利性上稍有不足,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
IC卡,需要用户随身携带一个IC卡实体卡片,需要使用时从兜里或者钱包里掏出IC卡才能使用,体验性不够好。同时由于IC卡没有显示界面,当使用带有数字货币功能的IC卡进行交易时,用户端不能实时从IC卡上确认数字货币的交易信息以及不能及时看到余额信息;
可视蓝牙IC卡,相对于IC卡有所改进,解决了交易信息的显示确认和余额显示问题,但仍然需要随身携带,体验度仍有待提高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方付通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方付通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0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仓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大尺寸高电阻率钽酸镓镧晶体的制备方法